诸葛亮的IQ和曹操的IQ大约是多少
一、诸葛亮的IQ和曹操的IQ大约是多少
正常人IQ在不低于80,在120以下的都不算很聪明,也就是说120是个临界点,130至150的人大约占总人口的1%不到,200多的也有,但极少。陶哲轩,美籍华人,数学家,有人称他的智商就有200多,阿西莫夫,科普作家智商也有160.
请您想象一下诸葛亮和曹操的智商吧,这个真不能确定。我也斗胆和您一起猜一下。这些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是全才。都是一方面顶尖高手。也就是说人的智能是分领域的。诸葛亮和曹操所以也就是130-150这区间内吧。我的IQ在一次网站上的测量为122,我身边的人也认为我比较聪明。但我也只是在一所普通的大学读书。表现也极为普通。说到这您也知道我想说什么了吧,不要迷恋智商,它会让你丢掉很多东西,比如勤奋,谦虚,如果心态不正,不积极向上的话。成功不完全靠智商。刘备不也是不是很聪明吗?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一丝用处。
二、阿西莫夫作品阅读顺序
一、机器人系列
在阅读机器人系列之前,可以看以下机器人短篇小说系列,有助于了解前提和背景知识。
1、我,机器人(I,Robot,1950)
2、收录艾氏最早的机器人短篇小说,一般来说不列于“机器人系列”机器人短篇全集。
3、钢穴(TheCaves of Steel,1954) 伊利亚·贝莱的第一部科幻推理小说。
4、裸阳(TheNaked Sun,1957) 伊利亚·贝莱的第二部科幻推理小说。
5、曙光中的机器人(The Robots of Dawn,1983) 伊利亚·贝莱的第三部科幻推理小说。
6、机器人与帝国(Robots and Empire,1985) “伊利亚·贝莱三部曲”续集二。
二、银河帝国三部曲系列
1、繁星若尘(TheStars, Like Dust—,1951) 银河帝国第一部。
2、星空暗流(TheCurrents of Space,1952) 银河帝国第二部。
3、苍穹微石(Pebblein the Sky,1950) 银河帝国第三部,最早出版但是故事年代最晚三。
三、基地三部曲系列
1、基地前奏(Prelude to Foundation,1988)。
2、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1993) 正传。
3、基地(Foundation,1951) 。
4、基地与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1952) 。
5、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1953) 后传 。
6、基地边缘(Foundation's Edge,1982)。
7、基地与地球(Foundation and Earth,1986)。
扩展资料
阿西莫夫作品特色:
“背景广阔,主线鲜明;布局得体,结构严整;推理缜密,叙述生动;史料详尽,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蕴哲理”,这是跟阿西莫夫有过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对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内容的广泛性与叙述的逻辑性有着完美的统一。
他能在极其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写作的主线,从而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学性与通俗性也有着高度的统一。
他经常在书的开头,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种种引人入胜的问题,从而能在一开始就从心理上抓住读者;紧接着的展开部分叙述之生动更不待言,结尾部分则更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韵无穷。
阿西莫夫的许多作品又是现代性与历史感高度统一的典范,血肉饱满的科学过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读物兼具普及功能与学术价值。
阿西莫夫还常常能够迅速地从一个主题转到另外一个主题,而且乐此不疲。这也是他创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种“施教能力”,总能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从而创立了自己友好、坦诚地直接诉诸读者的风格,并频繁地运用于写作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西莫夫
三、病毒和木马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木马:
“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简称“木马”,据说这个名称来源于希腊神话《木马屠城记》。古希腊有大军围攻特洛伊城,久久无法攻下。于是有人献计制造一只高二丈的大木马,假装作战马神,让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大部队假装撤退而将木马摈弃于特洛伊城下。城中得知解围的消息后,遂将“木马”作为奇异的战利品拖入城内,全城饮酒狂欢。到午夜时分,全城军民尽入梦乡,匿于木马中的将士开秘门游绳而下,开启城门及四处纵火,城外伏兵涌入,部队里应外合,焚屠特洛伊城。后世称这只大木马为“特洛伊木马”。如今黑客程序借用其名,有“一经潜入,后患无穷”之意。
完整的木马程序一般由两个部份组成:一个是服务器程序,一个是控制器程序。“中了木马”就是指安装了木马的服务器程序,若你的电脑被安装了服务器程序,则拥有控制器程序的人就可以通过网络控制你的电脑、为所欲为,这时你电脑上的各种文件、程序,以及在你电脑上使用的帐号、密码就无安全可言了。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种计算机指令代码。用户运行了这些代码后,或是出现一个小小的恶作剧,或是产生一些恶意的结果,如破坏系统文件造成系统无法运行、数据文件统统删除、硬件被破坏、非法侵入内部数据库偷窃或篡改数据等等。
病毒的制造者往往出于炫耀自己的编程能力与控制力、或是因自己计算机使用中不慎染毒而产生的报复心理制毒传毒。也有一些是因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而制作的一个可控“定时炸弹”。如果用户正常使用将不会发作;如果用户不及时缴纳费用或者私下传播该应用软件,那么 “定时炸弹”就会被引爆。
最早由冯.诺伊曼提出了这种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几位美国科普作家在他们的科幻小说中描写了计算机病毒。1983年11月3日Fred.Cohen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Len.Adleman将其命名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
计算机和网络给我们生活提供的便利,远非计算机病毒带来的不便所能比拟的。只要我们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依靠专业人员的支持,就可以抵御病毒带来的各种危害,从而更为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进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