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创新工程学专家一般会问什么
一、青少年科技创新工程学专家一般会问什么
不太清楚你的问的是不是比赛的时候的答辩。
一般类似的科技比赛都是要看你的作品是什么才会有相应的问题。
不过如果比赛有主题,应该会在这个方面上考察一下你的作品和主题的关联。
同时你的作品的实用性,也就是投入生活生产的可行性也是一般会问的。
(不妨说说你的作品,也许能想到还会问些什么。不过一般比赛的时候答辩时间都是有限的,有时候会回答不完问题。当然你的作品让专家没什么问的也是有可能的。)
二、如何理解工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如何理解工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在工程建设中,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与经验还要有所创新,作为一个工程师就应有这样的素质。多查阅以前的资料,注重工程中已经形成的现有经验,防止已有的问题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身上,在继承中不断总结,从而实现自己的创新。正确理解工程中的继承与创新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辩证的观点把握,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为在继承中创新定好位。
在工程实践中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工程的历史和现状,在长期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沉淀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经营特色等赋予时代内涵,持续传承、丰富、创新、发展,从而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二、正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
1、要坚持批判性继承
继承前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优良传统,并将这些优良传统与当今的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先进装备有机结合起来,就能使我们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用批判的眼光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在继承中创新奠好基。 继承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历史沉淀与现实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优良传统得以传承,宝贵经验得以光大,好的做法得以应用。要坚持动态性继承。 3、要坚持择优性继承。
就必须充分挖掘工程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的传统优势,形成自身特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而全面提升工程的综合竞争力。我们在工程文化建设过程中,就是在充分挖掘工程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具有工程特色的工程文化架构,并在推进中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
用权变的思维求新,以新图变,变中图强,为在继承中创新导好航。 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求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求变图强的过程,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思维僵化,创新意识不强,就很难做到切合实际,灵活变通,攻坚克难,主动突破。我们要创新发展,解放思想的过程就必须永无止境的延伸,思维方式的调整就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
三、工程化的概念是什么?如何提升工程化创新水平?
工程化是什么
据说波音飞机有数十万个零配件,有很多都是跨州际的组装、外协工作,想想在软件开发中,几十个功能、几百个功能,可能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疲于应对了,这个差别不仅仅是反映的造飞机和做软件的区别,更直接的是工程管理技术成熟度的差别。如果拿出做飞机的架势来做软件产品,又有什么软件做不好、做不出来呢。如何协作、如何计划、如何控制进度、如何分解任务、如何规范化,达到流程化、可重复的,这些都是软件行业需要向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学习的:要工程化管理。
IBM的网站开发规范有数百页,一架飞机的各种文档有几十顿,把工作做细,把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才能在有限时间做出尽量好的产品。
工程化和创新矛盾吗?原来自己也认为是的。其实,只有工程化了,少了排脑袋,少了不切实际,从而不依赖经验,不依赖具体的某个人的能力,才能少浪费时间,少走弯路,少打无准备的仗,开发人员也才能有更多时间去创新,否则开发人员总是被拙劣的管理搞的狼狈不堪,心灰意冷:他们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学习,如何进步呢?
对于一个产品的研发,整体上是一定需要工程化的,但对于其中的具体执行细节,这都是创新的空间,工程化的目的并不是封锁创新,应该是为了给创新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规范、流程、工程化就是把经验技巧、常识、个人的知识固化、理论化、规范化,建立一个可重复创造优秀产品的最优开发环境。
四、推荐几本科技创新(技术与生活之类的)的书籍,杂志
克利斯·弗里曼 (作者), 罗克·苏特 工业技术创新经济学
乔治.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周光发译,复月‘大学出版社,
五、广东科学中心景点介绍
景区名片景区名称:广东科学中心景区级别:AAAA所属地区:广东 广州游玩主题: 摘要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科教兴粤、建设创新型广东而投资建设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不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和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兴建的大型科学活动场所,既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科技成果与技术产品展示、推广、交易以及学术交流的综合平台。 广东科学中心位于广州市大学城(番禺区小谷围岛西端),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整体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正面像一只灵动的“科学发现之眼”,侧面像一支整装待发的“舰队”,俯瞰酷似一朵盛开的“木棉花”,是我国“绿色建筑”代表工程,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广东科学中心一期展示工程主要是科普教育主题展览,于2008年9月26日建成开放。场内设有儿童天地、实验与发现、数码世界、交通世界、绿色家园、飞天之梦、人与健康、感知与思维、数字家庭9个常设主题展区;三维巨幕、四维、球幕、虚拟航行4座科技影院;多个临时主题展区和开放实验室。展品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融合,让观众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科技知识。户外的科学探索乐园拥有8万平方米人工湖、60多个经典科学展品,培植有2000多种岭南特色植物,设计独特,景观迷人,是深受公众喜爱的科学乐园。 除科普展览之外,广东科学中心还致力组织各类大型科技文化活动,并为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完善的科技展览、推广、交易、交流和会议服务。宽阔的广场,充足的展览场地,完善的配套设施,可满足社会各界开展多种科技活动的需求。 广东科学中心即将展开的二期建设工程,将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科技强省的战略要求,把科学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科技成就展示窗口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