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中国古代抑郁症的起源

更新:2023-11-01 01:55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0

一、中国古代抑郁症的起源

抑郁症属于常见精神心理疾患,需要标本兼治。可求助晴天心理中心的职业心理师辅导治疗或心理科治疗化解。

心理师职业主要指从事非药物心理咨询或者治疗的专业工作者,涵盖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在求助者和心理师之间,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的合格、资深心理师是可求助的心理助人专业人士。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的才叫做心理师。心理师大体分为三个群体:

1、学院派。高校“庙大”、名声大,学院派著书立说的多,职称高的多。除了少数常年从事学生心理辅导的健康中心或兼职开业的老师,大多数心理老师未必有临床心理干预能力。 2、医院派。医院虽有心理科、精神科,但是极少有真正从事非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的医师。医院派重药物治疗。除了体制的原因,部分医师不熟悉非药物干预而且对心理咨询持不屑观念,基本是鼓励吃药。须知药物治标不治本,遇到庸医连标(情绪调节)也治不了。

3、开业派--独立或者合伙开办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群体。开业派不像前两类“吃皇粮”而在技能和效果上不断刻苦精进,注重全人多因素干预治疗,视需要也建议来访者到医院适当服药调节情绪。国家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考前培训体系,即使是博士、教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也需要接受规定的培训,合格后取得人社部统一印制的certic培训证。至2015年底,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合格持证者,已达到90.7万人次,而持证只是进入行业的入场券,尚需不断继续教育修炼。部分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也难免鱼龙混杂,大部分还在学习发展。第三方按照标准做实际能力认证才是一个合理的评判方式。心理干预一样人命关天,咨询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的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是专业心理师认证机构之一。

干预的深度和能力有关,分三个层次:

1、支持性心理干预。属于抚慰,陪伴,提示等浅显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家人、亲友、智者、甚至网友等非专业人士,公益项目或团体也能给予有效帮助。电视媒体秀出来的,困扰者被专家巧妙、聪明、点化开窍的多属于此类。更有甚者,有的电视台播出的心理访谈类节目是策划的表演桥段。经过电视台剪辑配音,满足大众窥私、好看、好玩和好学的心理,虽然缺少深度,但是有很好的科普意义。有些心理困扰化解需要深度和过程,并不能茅塞顿开。

2、再教育型心理干预。需要专业心理师进行,价值观澄清重整,文化取向厘清,现实冲突焦虑策略构建等咨询性干预。大部分二级心理师经训练合格后,可从事再教育型心理干预。

3、重建型心理干预。重建就是临床变态心理的深度干预或者治疗。成熟或资深心理师可从事此类干预,此类心理师占心理咨询师比例不超过3%,具备此种干预能力。促进思维模式合理化,引导来访者自我的“问题”探索发现,人格偏向矫正,情绪障碍治疗等。典型的临床心理障碍一般都需要数月的康复过程。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注册认证的心理师,部分可以从事系统性、结构性和深层次的心理干预。

心理师有分级和资历深浅,但是对于求助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合适!

网络求助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本地。

二、多动症和抽动症有什么区别

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存在缺陷,多数从婴幼儿期即出现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症状。年龄渐大,症状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等行为。

多动症儿童停不住,抽动症孩子爱装怪相;多动的孩子有时候也会装怪相,抽动症儿童部分也好动。报刊杂志上宣传这两种病又经常在一起出现,两者是同一种疾病吗?如果不是又有什么区别?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吗?很多家长在看了有关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文章后来电询问,想搞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多动症还是抽动症?

抽动症属于神经椎体外系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先从眼肌、面肌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常不由自主地发出“哼”、“啊”、“咳”等异常声音,往往被大人斥责“装怪相”、“鬼眨眼”,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

多数抽动症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儿童并不抽动,这是鉴别的关键。不但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上有区别,两者与儿童单纯的调皮好动更有性质上的不同。

三、我想学习心理学,从哪入手?

噢,我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

普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是基础课。如果是教学,一般采用北师大版的普心,人格的话,

不过建议入门看《心理学与生活》,摊上的心理学书籍看多了有风险,因为没有系统认识的话可能会造成误区。

这书看完,如果你有对哪个方向、区域特别感兴趣,就可以看多一些哪一方面的著作咯~比如说,对心理咨询好奇,可以看看《心理咨询》什么的。

强调一点,虽然说弗洛伊德是名家、《梦的解析》是名著,不过如果不研究精神病就没必要看咯~因为除非你是研究这个的教授或者心理学家,不然没用也没意义。

反正看完了《心理学与生活》,你可以找个《心理学名著导读》参考一下,选择看一些名著。不然的话,《心理学与生活》也有系列的其他教材,你看完自己也有判断了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考证的话。由于一般心理学专业的出路是:人力资源师;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治疗师相较于咨询师的区别是可以开药,有医学背景。)

你不是医学专业必定是与治疗师无缘的了。如果是心理咨询师的话,首先如果你是本科(无论什么专业)都可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了~这个是最基本的证咯~如果有这证你再从事心理工作N年就可以考二级了,不过中国目前尚未有一级可以考。

前面也有人说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和《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这两本书,这两书就是针对考证用的咯~正常人都是以其他书学习入门了,要考证才会看这两本书的。

如果是人力资源师的话,同理,就是人力资源师证咯~

(稍稍解释一下,人力资源师就是帮企业招聘的,一般在公司人事部工作或当一些什么培训师之类的。)

下一篇:心理健康学 上一篇:公共关系中的从众心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