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说清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有的又说清福难享,主张多点爱好。究竟该怎么做最健康呢?
一、有的说清静是最好的养生之道,有的又说清福难享,主张多点爱好。究竟该怎么做最健康呢?
从古至今清净寡欲都是养生之道。
活到百岁的老人生活平淡 自在随缘。可以写书法。画画。练太极。。。。
有益身心的活动。
念佛。拜佛也是很好的活动方式。只是要有缘。对身体极好。
二、何为修道???
修道是古人希望长生久视,通过对生命理解和平常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总结出的修炼方法。
道家修道之人要看的典籍一般有《道德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清静经》、《太平经》等。
修道,至春秋时期形成了儒家和道家两大派。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继承和发扬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入世之法。其门徒曾子所著的《大学》,子思所著的《中庸》,阐述儒家的养生修身心法。曾子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子思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曾子的“止于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调适性情,使之处于中和、至善之地,有益于心身的健康。又如孟子所说的:“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儒家养生之道要懂得“收放心”,“养吾浩然之气”。
道家以老子为首,其《道德经》已成为道教之祖书。庄子的《南华经》、魏伯阳的《参同契》、张伯端的《悟真篇》,以及后来的“丹经、道书”,无不阐述发扬养生修道观。老子之道其大则无所不包,其细则无所不入。生天地,育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提倡“虚无”或“无为”,虚中有实,无中生有,认为万物从虚无中来,在养生上则是虚其心而实其腹,从而强其身而壮其骨。“无为”实是无不为,指存无为之心,而行有为之法 (或存有为之心,而行无为之法),即存无守有:“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三、道教修炼入静的几种方法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己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入静后的功态与验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心除之者,便不算入静。入静后,呼吸均匀,周身舒畅,口内常有甘津,即是佳效。入静后的时间随各人功力所定或长或短,但初步静坐应以一小时为度,若时间太短,恐难见效。总之,入静后首要牢拴意马,真清真静。此外,选择环境幽雅的地方炼功,也易于入静。俞琰说: “入静室也,其中不著他物,唯设一香一灯一几一榻而已,坐处不欲太明,太明则伤魂,不欲太暗,太暗则伤魄。……然静室亦不拘以山林,或在墨中,或居道乡,但得所托,无往不可”(《周易参同契发挥》)。从现今人们生活的情况来看,各人的环境不同,故不能一概追求外界条件,只要心静理明,处处都能入静炼功。道教修炼有很多入静的方法,现介绍几种入静的方法,以求救于同道。一、守丹田入静法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为两眉之间,即祖窍,中丹田即黄庭,下丹田即脐中 (道教也有种说法认为脐下三寸为下丹田)。守丹田入静法,是道教修炼中的常行法。因道教丹法传授不同,所以炼功时守法不一,有的以守祖窍入静,有的以守黄庭入静,有的以守脐中入静观此三种守法,唯守中丹田有利无弊。守上下二丹田者各有利弊。守上丹田入静者,利在集中意念,而弊在初学炼功者不能灵活掌握,执守此处,易头昏脑胀,导致虚火上炎,守下丹田者,利在呼吸归源,真息往来,而弊在初学炼功者不能呼吸自然,易发生胸闷等不舒之感。唯守中丹田者为妙,心平气和,自无上下二田之患。守中丹田具体入静法:过去道观修炼者,打坐时每人都要备一蒲团,而现在蒲团不易得,一般静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均可,静坐前随便活动一下,利在畅通气血。入静时两腿自然合盘,左脚向内,右脚向外,双手自然合拢,并端坐凝神内视,两眼微闭,留一线之光,舌抵上腭,牙齿相合,意守黄庭,似有意,似无意,绵绵不断。杂念若起,我即以神光默之,竖起眉毛,刚志修静,自能断除妄念,进入功态。二、默字入静法过去有修道者为清除杂念,往往默念一些有利炼功入静的字或词句,由此念決的意念与呼吸融为一体。默字可以使涣散的意识集中起来,常以默念为主。比如静坐后,在脑海里存想一“静”字或“清静”等字,存想的字句由炼功者自定,一般应在九个字范围内。此外,也有入静前念诵道经的。念诵道经前可先焚香,以渲染气氛。以坐默诵为好,念诵的次数由各人自定,以达入静为目的。三、默运入静法默运,即运气。面向南,两腿平放于床上,两手自然搭于膝上,眼微闭,视线直观脚尖,以逆呼吸法运气 (即吸气时收腹,呼气时鼓腹),吸气与呼气时均要细而长。先存想气机从脚心升至会阴至尾闾及夹脊又至玉枕上升至泥丸,从泥丸经明堂至黄庭而达下丹田。如此循环运气三次毕,微存真息,意守丹田进入功态。以上入静法,对于初学炼功者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炼功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一法,经常练习自可获益,但久习炼功者不必拘泥以上诸法。性要悟,命要传。功夫较深的修士入静时默守玄窍片刻,思想集中,真息自能归源,即可入静 (这里要有真师传授,古有无师不度之说),其能否入静及入静时间的长短,视各人功力而定。此外,功夫高深的修士入静时用无为法,即什么都不守,直入虚灵。初学炼功者,因功力浅,杂念不易根除,所以,选用以上诸法中的一种,久久行持,则会有直趋入静功态乃至大静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