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拟定一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评价标准.只需列举一级评价体系,并分别附

更新:2021-05-31 02:15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72

(一)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研究虽然不多,但很多省市正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和研究。1998年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订了“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它按机构设置、教育与辅导、队伍建设、教育成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以这四方面为依据,根据程度不同分别以A, B, C三个等级在上海市嘉定区进行评价[3]。2002年,“黑龙江省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实验”总课题组制订了“学校心理保健工作条例”,并设计了一份针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学校心理保健工作评价表”。该评价表以组织与领导、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心技能育、心理保健工作过程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四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分别赋予15%、20%、 50%、15% 的权重。评价结果采用自评和他评方式结合[4]。2002年以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契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推出,研究制定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案》,开始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开展、效果成效等方面的综合评价[5]。2004年由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的河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按照良好(81~100分)、合格(61~80分)从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工作条件、活动内容、人文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6]。杭州市教育局采取行动研究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建立与完善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价系统等三个子系统(一级指标),并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系统分解成8款(二级指标)28项(三级指标)考核指标,各项指标赋以一定的权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系统主要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校心理环境两方面进行评价,并分为心理健康水平、校园环境、课堂教学、人际支持、专项支持五个指标;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评价系统主要对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优秀论文和先进个人进行评价[7]。

另外,对此做深入研究的学者还有吴增强、陈家麟等。吴增强在《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中,认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评估可从学校心理辅导课程的评价、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评价、学校心理辅导组织管理的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评价四方面进行评价[8]。江苏陈家麟从领导重视、师资素质、活动场地与设施、教育过程、教育质量五方面设置评价指标[9]。尉辉栋依据有关文件及客观性、可比性、可测性、动态性、全面性、一致性等六项原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对学校的评价,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三方面(一级指标),对三项指标进行细化设置二级指标,并赋予不同的权重[10]。

(二)国内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一些省市和专家已经对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做了很多研究和实践,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施并没有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相一致,而且国内至今也没有一个被认可的评估模式。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主要存在一下几方面问题。

1、评价模式的指标片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包括对学校、教师、学生、与家庭、社会合作情况等各方面的评价。大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师的,针对学生和与家庭、社会合作情况的较少。

2、评价模式的评分标准缺乏客观性。评分标准易受评价人员主观影响,分数评分有很大的主观性;等级评分制欠精细,只是使用“优良中差”等级评分,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界定的评分标准。

3、评价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以往大部分研究都是在理论层面上建构评价模式,没有真正应用到现实实践中运行,科学性、有效性尚待定论。

4、评价模式重上级评价。一般评价模式都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的需要,缺乏学校自身、学校教工和学生的评价,真正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这样做多了应付公事的色彩。

5、评价模式重过程轻效果,重静态轻动态。大部分评价模式都是对过程的评价,如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等,缺少对学校、教师、学生的长远效果的评估,这个过程是静态的,缺乏纵向评估。

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原则

教育部虽然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对学校督导评价之中”[1],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评价的理论依据及、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文件中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思路,所以有的省市建构自身区域性评价体系,如杭州市,但是大部分地区还是建立本校的评价模式,缺乏统一性。鉴于此,本人认为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国家规定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一定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文件结合起来,甚至有可能国家统一制定一个基本的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建立与本地区相适应的评价模式,这样既能保证全国都有统一的标准,又能发挥地方的主动性。

2、目标与结果,过程与效果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要设立目标,评价时要根据目标对其评价,看看结果是否达到目标;评价模式除了包括过程评价外,还要看工作开展、评价对象受益的效果。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标准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指标的建立也要反映评价对象的发展变化。

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区、学校一般都是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评价,评价偏于主观和片面,应结合学校自评(包括校方管理层评价、教师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评价),家庭、社区评价等,才能全方位的评价,基本保证客观性。

4、全面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应全面反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事实,反映其均衡性,另外,各项指标根据重要性设置不同的权重,要特别突出权重重的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构建是一项全面工作,本文只介绍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的意义、以往的研究成果和构建的原则,由于具体的评价模式指标正在制定,运用到实践中的效果还不能下定论,所以,为了保证评价模式指标的科学、有效,暂不提供具体指标。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模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且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需要各部门、各地区、各学校配合一起完成,以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

下一篇: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什么? 上一篇:幼儿对社会健康《公共场合》的教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