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饮食养生 >

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哪些(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哪些表现)

更新:2023-04-27 02:23编辑:bebe归类:饮食养生人气:0

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哪些表现

1.增效作用

2.拮抗作用

3.共同支配控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哪些表现呢

生长素与赤霉素:生长素与赤霉素的互作,生长素与赤霉素在黄瓜性别分化上的相互拮抗作用。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互作,生长素使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持续期延长,细胞分裂素能加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发育,生长素有顶端优势。

生长素与乙烯:生长素对乙烯的促进作用,生长素提高乙烯的含量;乙烯对生长素的抑制作用:1、抑制IAA合成,2、乙烯影响生长素运输的效应,促进生长素的氧化,阻止生长素的运输。

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拮抗脱落酸抑制GA3诱导a-淀粉酶的形成,从而抑制GA促进种子的萌发

激素的相互作用有哪些表现形式

书上有幅图有详细过程。

简单来说,胰A细胞本身分泌胰高血糖素,最终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胰B分泌胰岛素,最终是降低血糖浓度。两者的生理过程互相抑制,互为拮抗。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三种表现

1.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生长素的“两重性”,顶芽产生大量生长素,经主动转运到侧芽,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原因是:

①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依次为根、芽、茎。因此,能促进主茎生长的浓度往往对侧芽和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②不同激素之间有相互作用,或相互促进或相互拮抗。例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它们互相之间也有拮抗作用。生长素抑制侧芽萌发,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生长,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有实验证实这一点,在不摘除顶芽的情况下,给侧芽涂抹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侧芽就能恢复生长。因此,具有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还是能生长的,只是生长比较缓慢。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解释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控制细胞分裂素的运输,使侧芽细胞分裂素过少造成侧芽生长缓慢。

2.植物横放时,由于受重力影响,造成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增加,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降低,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造成根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缓慢,从而表现出根的向地生长。根的向地生长除了与生长关外,还与乙烯有关,并且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即高浓度的生长素能诱导产生乙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诱导合成的乙烯浓度也增加。由于乙烯具有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所以抑制了根的近地侧生长。

激素间的作用关系

激素剂量换算

  1、计量换算(mg):

  可的松25=氢化可的松20=强的松5=强的松龙5=甲强龙4=曲安西龙4=倍他米松0.8=地塞米松0.75=氯地米松0.5

  2、抗炎作用(mg):

  可的松0.8=氢化可的松1=强的松3.5=强的松龙4=甲强龙5=曲安西龙5=倍他米松25=地塞米松30=氯地米松40

  3、盐皮质激素效应:

  可的松++ =氢化可的松++ =强的松+ =强的松龙+ =甲强龙-- =曲安西龙-- =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氯地米松--

  4、药理半衰期(小时):

  可的松8~12=氢化可的松8~12=强的松12~36=强的松龙12~36=甲强龙12~36=曲安西龙24~48=倍他米松36~54=地塞米松36~54

  5、血浆半衰期(分钟):

  可的松30=氢化可的松90=强的松60=强的松龙200=甲强龙180=曲安西龙300=倍他米松-100~300=地塞米松100~300。

举例说明激素间的作用

下丘脑——①中枢:调节血糖,调节水盐平衡,调节体温,控制生物节律②感受器:渗透压③传导兴奋④内分泌(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效应器:比如说体温调节过程中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之后经过传入神经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个过程就是。 这个是老师讲的,可能不全,希望对你有用。高中生物。

激素的相互作用包括

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微量有机化合物,低浓度时就能调节植物的生理反应和细胞内的生化过程。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几乎所有过程都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体现在细胞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影响植物发芽与生根、向性(tropism)、性别决定、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休眠与萌发、叶片和果实脱落、气孔开闭以及离体组织培养等方面。

目前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赤霉素(gibber ellis)、脱落酸(abscisic acid)、乙烯(ethylene)、茉莉酸(Jasmonates)和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等。此外,其他如多胺类( polyamines)、水杨酸( salicylic acid)、开花素( florigen)、光和一氧化氮(NO)等都和植物生长调节有关,但是尚未证实为植物激素。

相对于动物激素,植物激素多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而动物激素多为小的多肽和小分子物质;植物激素不受到中枢调控,而动物激素受中枢调节;植物激素不经由循环系统运输,而动物激素由特殊腺体制造后由血液循环系统运输至特定细胞作用。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外在和内在因素调节,这些因素包括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内源的遗传因子和植物激素( plant hormones),而遗传因子的调控多经由植物激素的作用得以实现。植物激素的作用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也就是某些激素通过互作(cross talk)或和其他信号途径的相互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起到调控作用。

生长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往往不是单一的,也通过与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调控植物生长,这在生长素的作用中尤其得到体现。简单归纳生长素的作用为:

①细胞增大——促进细胞伸长造成茎的延伸。

②细胞分裂——促进形成层(cambium)细胞分裂,以及和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共同作用在组织培养中促进细胞分裂。

③维管组织分化——促进韧皮部(phloem)和木质部(xylem)的分化。

④诱导根的形成——促进扦插苗生根,并在组织培养中促进根的分化。

⑤向性反应——生长素介导枝条和根部对于重力和光所产生的向性反应,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内源生长素和外施生长素有着不同的向性反应特征。

⑥顶端优势——由顶端供应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

⑦叶片和果实脱落——生长素可以抑制或和乙烯共同作用促进果实脱落。

⑧叶片老化——生长素延缓叶片老化。

⑨果实结实和生长——某些植物的果实可以经由生长素的诱导而结实生长。

⑩果实成熟——延缓果实成熟。

⑪开花——促进凤梨属植物开花。

⑫促进花器官生长

⑬和乙烯共同作用促进雌雄异花植物(dioecious)的雌花分化。

⑭同化物运送(assimilate partitioning)——经由韧皮部运送,将同化物质送至生长素含量较高的部位。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依据细胞种类及植物种类不同,细胞分裂素存在着一些不同的作用,可以归纳为:

①促进细胞分化——外源施加的细胞分裂素在有生长素存在的条件下能够促进组织培养的细胞分裂,植物冠瘤(crown gall)的内源细胞分裂素也能够促进细胞分裂。

②组织培养中促进形态分(morphogenesis),包括促使组织培养和冠瘤形成芽和枝条;对于藓苔(moss),细胞分裂素促使芽的形成。

③促进侧芽形成——打破顶端优势。

④增进细胞增大而达到叶片扩展的效果。

⑤对于某些物种能够促进气孔张开。

⑥刺激叶绿素合成而促进白色体(etiplast)发育为叶绿体。

⑦延迟老化。

赤霉素的作用

赤霉素对于植物的作用依植物物种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以归纳为:

①促进细胞分裂及延伸从而使植物茎延伸。

②长日照下促进开花抽墓(bolting)。

③对于某些需要经过层积处理(stratification)或是光照才能够发芽的植物种子有打破种子休眠的作

用。

④禾谷类种子发芽时促进糊粉层a-淀粉酶(a-amylase)的生成以转化胚乳养分供给萌发幼苗使用。

⑤诱导雌雄异株植物的雄花形成。

⑥促进单性果实(parthenocar pic fruit)的形成。

⑦延缓叶片以及芸香科果实的老化。

脱落酸的作用

根据植物对脱落酸的生理反应,脱落酸的作用为:

①刺激气孔关闭(缺水逆境等促进ABA合成)。

②抑制枝条生长但不对根生长产生抑制,甚至能够促进根生长。

③诱导种子合成贮存蛋白。

④抵消由赤霉素诱导的a-淀粉酶生成。

⑤诱导及维持种子和芽的休眠。

⑥受伤反应时诱导更多的蛋白酶抑制物的基因表达。

⑦促进光合产物向发育中的种子运送。

乙烯的作用

乙烯对植物的作用可以分为:

①促进休眠的打破。

②促进枝条和根的分化。

③促进侧生根的分化。

④增进叶片和果实离层形成。

⑤促进凤梨科植物开花。

⑥诱导雌雄异花植物的雌花形成。

⑦促进开花。

⑧促成叶片和花的老化。

⑨增进果实成熟。

参考文献

陈晓亚,汤章城.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Hua J, Meyerowitz E M. 1998. Ethylene responses are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a receptor gene famil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Cell, 94: 261-27

Bishop g J, Koncz C. 2002. Brassinosteroids and Plant Steroid Hormone Signaling. Plant cell: S97-S110

Weijers D, Jurgens G. 2004. Funneling auxin action: specificity in signal transduction. Curr Opin Plant Biol, 7: 687-693

Wang ZY, He jX. 2004. Brassinosteroid signal transduction-choices of signals and receptors. Trends Plant Sciense, 9: 91-96

Leyser O. 2005. Auxin Distribution and Plant Pattern Formation: How Many Angels Can Dance on the point of Pin. Cell, 121: 819-822

Jones AM, Im K H, Savka M A, et al. 1998. Auxin-Dependent Cell Expansion Mediated by Overexpressed Auxin-Binding Protein 1. Science, 282:1114-1117

下一篇:安徽特色菜做法 上一篇:鸡君壳的功效与作用(鸡郡壳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