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又叫什么作用(三七别名是)
三七别名是
三七网名意思是喜阴植物,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植物,该植物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别称人参三七、参三七、文州三七等,通常是秋冬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
三七是什么药材的别称
三七属于多年生的草本,高度为30-80厘米,茎部是圆柱形状,光滑没有毛分布,根茎非常的短小,根呈现圆锥形,叶片为绿色,呈现椭圆形状。三七的形态特征
根茎
三七是多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肉质,1条至多条,呈纺锤形。茎暗绿色,至茎 先端变紫色,光滑无毛,具纵向粗条纹。
叶
三七的指状复叶3-6个轮生茎顶;托叶多数,簇生,线形,长不足2毫米;叶柄长5-11.5厘米,具条纹,光滑无毛;小叶柄中央的长1.2-3.5厘米,两侧的长0.2-1.2厘米,无毛;叶片膜质,中央的最大,长椭圆形至倒卵状长椭圆形,长7-13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侧叶片最小,椭圆形至圆状长卵形,长3.5-7厘米,宽1.3-3厘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偏斜,边缘具重细锯齿,齿尖具短尖头,齿间有1刚毛,两面沿脉疏被刚毛,主脉与侧脉在两面凸起,网脉不显。
花
三七的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80-10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7-25厘米,有条纹,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长1-2厘米,微被短柔毛;小苞片多数,狭披针形或线形;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边缘有小齿5,齿三角形;花瓣5,长圆形,无毛;雄蕊5,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2室,花柱2,稍内弯,下部合生,结果时柱头向外弯曲。
果
三七的果扁球状肾形,径约1厘米,成熟后为鲜红色,内有种子2粒;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微具三稜。
三七的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三七别名是什么意思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别名田七、田漆、汉三七、文三七等。三七的“头”意思就是"个",三七的头数就是一斤三七的个数,也就是说: 20头的三七就是20个的重量是一斤; 120头的三七就是120个的重量是一斤。 商品规格:三年生的多为二三百头,四年生的多为120~160头,五年生的多为80头。
一等品,每斤20头,二等品每斤30头,三等品每斤40头,四等品每斤60头,五等品每斤80头,六等品每斤120头,七等品每斤160头,八等品每斤200头,九等品为大二外,十等品为小二外。
三七学名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是广西田阳、田东、靖西,云南文山的道地药材。
正品三七的皮是像铜一样的棕黄色,芯像乌铁一样,因此又叫铜皮铁骨,因其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所以也叫三七参,人参三七。
三七是掌形叶,一般为3~7片,生长年限要求3~7年,因此名为三七
化瘀止血药通过活血化瘀而达到止血的作用,用于淤血导致的出血,此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淤的特点。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胃、肝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性温,温则通,入肝经血分→散瘀止血
应用:1、各种出血证(热证、寒证导致的皆可)
三七入肝经血分,性温,能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有瘀没瘀皆可使用,
尤以瘀滞者为佳
单味三七即可用于各种出血证,也可配其它药
2、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三七活血而消肿,是治疗淤血诸证的上佳之品,亦是伤科的要药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皆可首选。
3、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血管当中出现斑块,血管变窄,心脏供血、供养不够,心脏出现疼痛。
三七别名是什么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ill) F. H. Chen ex C. H.)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主根肉质,呈纺锤形。茎暗绿色,指状复叶,轮生茎顶;叶柄具条纹,叶片膜质,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总花梗有条纹,苞片多数簇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花梗纤细,小苞片多数,花小,淡黄绿色;花萼杯形,稍扁,花丝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果扁球状肾形,种子白色,三角状卵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
别名:大叶三七、参三七、滇三七、旱三七、假人参、金不换盘龙七、人参三七、山漆田七、野三七、竹节人参参田七、汉三七、人参田七、田漆田三七
三七别名是 血参吗
植物叫“田七”
田七中文学名:三七
中文别名: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属:人参属
种:假人参
分布:云南、广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有野生。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三七,多年生草本,高达30-80cm。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cm,直径约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茎直立,近于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掌伏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14cm,宽2-5cm,中央数片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脉有细刺毛,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具小叶柄。
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长20-30cm;伞形花序单独顶生,直径约3cm;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通常5齿裂;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黄绿色;雄蕊5,花药椭圆形,药背着生,内向纵裂,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住2枚,基部合生,花盘平坦或微凹。核果浆果状,近于肾形,长约6-9mm;嫩时绿色。熟时红色,种子1-3颗,球形,种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三七属生态幅窄的严热带高山阴性植物,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
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野生者已少见,多为栽培。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皂苷成分
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54种单体皂苷成分,这些单体皂苷成分大多数为达玛烷型的20(s)—原人参二醇型和20-(s)原人参三醇型。三七的地下部分既有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也含20(s)原人参三醇型皂苷。三七的地上部分以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为主。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是三七有效活性成分之一。从三七分离得到的有三七黄酮a和三七黄酮b2种。
三七素
1981年日本科学家从三七中发现了具有止血活性的成分,命名为三七素。它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人参属的几种重要中药均含有止血成分三七素,但以三七中含量最高(0.90%),人参次之(0.50%),西洋参最低(0.31%)。
糖类成分
糖和它的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三七中含有鼠李糖、木糖和葡萄糖,低聚糖和多糖。1985年,日本科学家水谷先生等首先从三七中得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效用的活性多糖(2a-1),1987年,还是日本科学家大谷等又从三七中分离到了一种多糖成分,命名为三七多糖a( sanchinan)—a(sa)。
氨基酸成分
三七含有19种以上的氨基酸,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挥发油
中国科学家鲁歧等从三七挥发油总油中分离鉴定出34种化合物,主要是酮烯烃环烷烃倍半萜类脂肪酸酯苯取代物萘取代物。之后,帅绯等又从三七花中从分离鉴出了24种挥发油成分。
编辑本段植物相关
植物学名
是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的变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全球主产地在中国的云南文山。历来作为伤科金疮药,也可作为补品食用。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别称: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铜皮铁骨、盘龙七、金不换
拉丁学名: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 (拉丁文 Panax 的意义是'能治百病')
植物产地
云南·文山、广西·梧州、江西、四川等地也有栽培。以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为地道名贵中药材。
三七别名是不是叫金不换
田七的品种有田七、藤三七、兰花三七 、菊三七、景天三七。三七PanaxNotoginseng别名:开化三七、人参三七、田七、金不换。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三七又名
想要在药店购买三七/田七的人,可能曾经都有过这样的疑惑:三七好?还是田七好?
其实,三七是广西、云南的著名特产;又称田七、田三七、人参三七、参三七、文三七;因为这种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条叶柄,每条叶柄上往往有七张叶子,故通称"三七"。
清代《归顺州志》:三七……以田州产者为最良;《百色厅志》:因三七实出自田州(田州今广西田东县),故俗名为"田七";因云南文山被誉为“三七之乡”,近年文山三七也声名鹊起。
参草堂养生网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