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祖大夫对脸上长豆豆有何作用(苗家祖大夫软膏是治什么的)
苗家祖大夫软膏是治什么的
特产:主要有银饰,牛角梳,刺绣.等!想买吃的话可以买木捶酥,买点茶叶,西江阿姐打的糯米粑真的很香很好吃哦,西江的牛角梳也值的购买。
习俗:鼓 藏 节
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苗族古歌》叙述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在雷山地区的传说是:有一年,苗族地区发生瘟疫,人死得很多,又一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姜央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祖,祖宗生气降的灾害,于是姜央决定祭祖,祭他的蝴蝶妈妈,祈祷降福子孙。祭祖之后,蝴蝶妈妈高兴,收起瘟疫,普降甘露,年年丰收,岁岁太平,姜央很高兴,便订下规约,从今以后,每12年祭一次祖,姜央祖宗定下的古规,后代子孙照办,代代相传,便成了风俗。
苗 年 节
苗年节,苗语含义为祭男姓始祖姜央的妻子“仰妮”祭“尤”公,故称“讷仰”。“讷”苗语“吃”或“过”之意。故意译为“祭仰节”。“苗年”是汉语的俗称。
苗年节分头年、大年和尾年三个节日,分别在农历十月、十一月上中旬卯辰日过。西江苗年节是中国上古时期先民农耕稻作,制定历法的产物。
母系氏族社会,女子从事家务和纺织,男人从事采摘和狩猎,以茆为衣食来源。由于男子在采摘和狩猎过程中,发现可食果实的水稻、高梁、小米等,经过人工栽培后,果实产量比野生成倍增多,农耕文明萌芽。农耕稻作,知时节播种才有好收成。这就需要制定天文历法。
吃 新 节
吃新节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七月、八月的中上旬,这节日也是属于苗家的生产节日,该节日相传古代乌图腾崇拜的烧好氏族对谷神的祭祀之沿袭。西江千户苗寨吃新节共过两次。即“头卯节”和“末卯节”从“开秧门”满十五天后,稻谷孕穗,逢卯日就过,这天到自家的田里扯3至5根“秧包”来挂在神龛上和粮仓里,然后杀鸡、宰鸭煮糯米饭、烧香、化纸敬祖宗、岩神、桥神、花树神,祈求诸神保佑稻谷丰收。“头卯节”之后逢马***午***场天,就“赶热闹场”,苗语称“游卯”,青年男女借这个机会进行对歌择偶。这天还有斗牛、斗鸟等活动,但不准吹芦笙。又过五十天左右,谷穗渐熟,逢卯日过“末卯节”,人们同样田里扯3至5根“稻谷”来挂在神龛上和粮仓里,煮糯米饭、猪肉来庆祝,“末卯节”不赶“热闹场”,也不举行斗牛之类的娱乐活动。
节 日 活 动
节日举行斗牛、斗雀、斗鸡、斗狗、跳芦笙、踩鼓、游方、晚会等传统娱乐活动和篮球比赛、田径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
二、苗 家 禁 忌
1,苗家人热情豪爽,自尊心强,最忌外人以"苗子"相称,认为是对苗族人的最大侮辱。
2,苗家人有"无酒不成宴席"之说,客人至苗家,必以酒相敬,客人若接受,主人会引为知己。若客人不胜酒力,也要象征性品咂一下,否则主人会觉浑然不快。
3,苗家人强调尊老爱幼,每逢杀鸡待客时,总将鸡头、鸡肝、鸡脯奉与老人或最尊贵的客人,将鸡腿送给小孩,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在一家几代同堂之时,青年男女不得有过分亲昵举动。
4,苗家人为泛神论者,与自然关系亲密,认为无论桥头、树下、屋头、灶旁都有神灵依附。每逢节庆或贵宾来临,席前均作烧香供奉,告慰祖先,以祈求平安。客人不宜对这类活动表示非议。
5,苗家人忌用白公鸡送喜庆贺礼;忌外人随心触动堂屋神龛;忌用脚踏火中的铁三角架;门口插草标,意为家中有病人,忌外人进家。
苗家祖大夫有没有激素
不是生僻字。
家
汉语汉字
家是汉语汉字,拼音是jiā jia jie,意思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出自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家
规范汉字编号 2850
拼音 jiā/jia/jie
结构 上下结构
总笔画 10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豕
英语翻译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基本释义
家
jiā ㄐㄧㄚˉ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居住:“可以~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
姓。
其它字义
家
jia •ㄐㄧㄚ
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
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
其它字义
家
jie •ㄐㄧㄝ
词尾,同“价”:整天~。成年~。
详细释义
家 gū
〈名〉
古通“姑” [the mother of one's husband]。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另见 jiā
基本词义
家 jiā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同本义 [home;domicile;dwelling place]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house;residence]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家庭,人家 [family]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指夫或妻 [husband or wife]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家家;每家 [every family]。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minister and high official or theirs feud]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娘家 [married woman's maiden home]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学术或艺术流派 [school]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a person or family engaged in a certain trade]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expert;specialist in a certain field]
地学之家。——[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民族 [nation]。如:苗家;侗家;傣家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group]。 如: 三家条约
家财,财产 [property]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朝廷 [court]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都城 [capital]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帝王或太子 [emperor]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某人 [a person]。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patient]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傢”的古字 [utensil]。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词性变化
家 jiā
〈形〉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私家的,个人的 [individual],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我的 [my]——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内部的;家中的 [internal]。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家 jiā
〈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家 jiā
〈动〉
娶妻;成家 [marry]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安家;定居 [settle down]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养家,持家 [support a family]。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sow grains]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另见 jie
基本词义
家 jie
〈助〉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另见 jiā
苗家祖大夫抑菌乳膏主治功能
简介:郑州千牛卫商贸有限公司是郑州安奇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126号。唐遁、丰眠、蛊节邦、人参海狗丸、延渭双宝、国佬润肺、虫草含片、衅脉旨通、左旋肉碱、芦荟软胶囊、宝玛卡压片糖果、养扶清清清宝(6款系列)、祖上传贴、郭公传贴、藏秘奇效灸、晕车贴、百年老贴、苗家奇灸、三灸通关贴、百毒追风灸、养扶清、顽肤灵、一扫光、精纯氨糖霜、贝婴舒宝肤乐、痔根断抑菌凝胶、养扶清、足气克、毕窍爽、万藓净、湿疹灵、溃舒、甄洁洗液 法定代表人:丁广伟 成立时间:2013-06-24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1010800002727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郑州市惠济区南阳寨工业园10号院
苗家祖大夫药膏主治功能
1.
偷亲: 偷亲也称“偷婚”,即男女青年互相交往,自由恋爱快成婚时,遭到女方父母强烈反对,男方就采取夜晚把女方偷偷接回家成亲的办法。它是苗族青年争取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一种方式。 偷亲那天晚上,女方先把日常用的衣物拿到离家约半里路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回家等待男方的到来。大约十点钟左右,男方和好朋友如往常一样到女家“走妹”;深夜,男方告辞,女方佯装依依难舍的样子相送出门,就趁便到藏衣物的地方取出衣物一同投奔男家去了。第二天女方父母不见妹仔,才知道被男友“偷走”了。 第三天,新郎委派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三样“洗脸品”(礼物),即鸡一只、鸭一只、蛋一枚,去女家向其父母报信、说情、赔礼道歉。如果女方父母收下“洗脸品”,说明女方家已基本同意婚事,那就顺便商讨举行婚礼事宜;若被拒绝,婚礼也就免了。往后待女方生儿育女,“生米已煮成熟饭”,女方父母也不得不同意了。 据说这种“偷亲”的婚俗,在苗族中流行已有几百年历史。相传很久以前,元宝山西麓有个贫苦的苗家姑娘叫蓓衣和一个叫亨九的贫穷后生相爱,但遭女方父母反对,硬要女儿嫁给山下苗霸立凶。蓓衣不愿,和亨九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由亨九悄悄接她过门成了亲。苗霸立凶知道后,带着狗腿子闯进亨九家,杀死了蓓衣和亨九。蓓衣和亨九虽然死了,但他们敢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精神,激励着后来千万个苗族青年。从那时候起, “偷亲”的婚俗便一直流行下来。
2.
称银婚仪: 苗家有很多种婚礼形式,最有趣的是“称银”婚仪。举行婚礼的当天,新娘家里贵宾一行来到新郎家后,“称银”婚仪就开始了,在火塘边摆上一张四方桌,桌上除备有丰盛饭菜外,桌子四周都放有一个大酒杯和一尾用芭蕉叶包好的酸鲤鱼,先由新郎家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致贺词,然后将新娘家族中一位擅对山歌的兄弟和一位准备接收“奶母钱”(新郎表示对新娘母亲养育之恩而付给的礼金)的兄弟请出来;新郎家族中也出来一位递交“奶母钱”的兄弟和一位能对山歌的兄弟,四人围桌而坐,双方善对山歌的兄弟开始唱祝福歌,并且用山歌来议定“奶母钱”的数目,经过一番象征性的讨价还价,最终定下“奶母钱”的数目,两人为此换酒祝贺;接着由递交“奶母钱”的兄弟用一杆特制的小银称把硬币象征性地称一下,再交到接钱的兄弟手中,他俩亦换酒祝贺;随后四人绕桌一周换酒干杯,主持仪式的长老便将桌上的四尾酸鲤鱼分送四人作为酬谢,称银婚仪便结束了。令人称奇的是:其实这是一场没有新郎新娘参加的婚礼,因为从始至终新郎新娘都不能露面。
3.
酸鲤婚俗: 酸鲤鱼,是苗族同胞整个婚事过程必不可少的食品。每年秋后,苗家的小伙子就活跃起来了,他们三五成群,利用晚间走村串寨,找姑娘谈情说爱。一旦双方情投意合,男方便请媒人带上两条大酸鲤到女方家说亲。定亲后,即择定吉日,举行酸鲤婚宴,结为百年之好。 婚宴前,首先要到女方家接亲,接亲之夜,男方在本村芦笙坪上燃起堆堆篝火,篝火旁摆设数张小方凳,当接亲和送亲两支队伍把新娘簇拥到芦笙坪时,鞭炮齐鸣,全村男女老幼闻讯都赶来看热闹,待送亲队伍坐定后,主婚人就宣布酸鲤婚宴开始。这时,只见男方两位姑娘端出一盆香喷喷的糯米饭和一碟酸鲤,一位姑娘先给新娘递上一尾大酸鲤,要新娘从头吃起,意味着新生活从头开始,生活美满,年年有余(鱼)。按婚宴规矩,芦笙坪上的婚宴“见者有份”,而且无论大人小孩,每人都要分给一小块酸鲤,以示男方家中富有;接着敬酒开始了,男方叔伯兄弟都要在场招呼客人,首先,由男方最知心的男友给新娘敬上一碗糯米甜酒,祝愿新家庭像甜酒一样甜蜜,然后男方叔伯兄弟分别端起酒碗向客人敬酒。这时,酒量好的姑娘就会乘兴找小伙子对歌饮酒,谁输了就要在“呀—呜---”的喊酒欢呼声中饮尽一碗酒。酸鲤婚宴在欢呼声中延续到三更才结束。
4.
新娘回门: 苗家举行婚礼(苗语称“对在”)后,新娘不在郎家过夜,不与新郎同居,
苗家祖大夫多少一盒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1、苗年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过苗年的头几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积极准备年货,如:打糯米粑、酿米酒、打豆腐、发豆芽,一般还要杀猪或买猪肉等等。富裕的人家,还要做香肠和血豆腐,为家人缝做新衣服等等。在苗年三十的晚上,全家都要在家吃年饭,守岁到午夜才打开大门放鞭炮,表示迎接龙进家。在天刚拂晓时,每家都由长辈在家主持祭祖。早餐后,中青年男子便上邻居家拜年,苗语称为“对仰”(donfniangx),表示祝贺新年快乐。在新年的头两天,家里有若干禁忌,如:不出外挑水,不上山砍柴、割草;不扫地;妇女不做针线活;有的地区,妇女不做饭,由男人代替;男人不外出拾粪等等。苗乡的男婚女嫁,一般都选在过苗年的时间。从第四天开始。一些老年男女也纷纷挑着酒、肉、糯米粑等等走亲访友,或者在家忙于接待来宾;一些年轻男女或在各自的村子里吹笙跳舞,或跳铜鼓舞、斗牛;或者小伙子去别的村子游方场“游方”,男女丁互对歌,倾吐爱慕之情。前后活动,历时9天左右才能结束。这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 2、春节 这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传统节日。在黔东南的苗族,把春节叫做“汉年 ”(niangx diel)与传统的“苗年”(niangx hmub)并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欢度,尤其是那些不过苗年的苗族地区,主要是过春节,但不及苗族过苗年隆重,识汉字的苗族也贴些对联、门神之类,其余与过苗年相同,即增加了斗牛、赛马、走亲访友以及男女青年“游方”、对歌等民族特色的内容。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选在春节举行。湘西地区的苗族过春节,还举行规模盛大的“赶牛场”活动;广西融水县一带的苗族过春节,举行芦笙舞会,每年群众竟达数万人之多。 3、龙船节 这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 4、四月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 5、吃新节 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 挂丁片区在农历六月头卯或二卯,凯棠片区在六月十六日以后的卯日,地午、翁项、旁海、平乐在七月中旬卯日。一些在七月半。节日期间,举行3至5天集会,内容有游方、跳芦笙、斗牛、赛马等。“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挑上礼品,牵着斗牛前来作客。祭过祖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等活动。夜幕降临,屋内飘出老人们的酒歌声,芦笙场上荡漾着青春的笑语和欢乐的旋律,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的夜空里。 6、芦笙节 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主要是祭祀祖先,庆祝丰收。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7、花山节 此节又名“踩花山”、“跳花场”、“踩场”、“踩山”等,流行于贵州黔西北、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的苗族地区。由于苗族住地不同,服饰有差异,因此,苗族过花山节的日期也不一致,节日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农历正月,有的在六月,有的在八月。在黔西北的铁盔一带,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跳年场,二月十四至十六日跳桃花场,七月十六至十八日跳米花场。先选好接花种或接花秆。所谓“接花种”,就是用三匹马挂红,去其他花场上驮少量的泥土来堆积在新场上,以示花种;“接花秆”是用长青树做成,高三至四米,立于花场的中心。届时,四方八面的人盛装前来,由族长宣布跳场开始,小伙子们吹响芦笙,姑娘们围着花翩翩起舞,互相竞技。在花秆的顶上悬有一幅两米长的红绸和一个红布小包,内装赏钱。谁能一边吹笙,一边爬上花秆顶端,取下红绸(有的挂一壶酒)和红布小包,并且还能从秆顶吹笙下来,谁便获胜得赏。有的地方还兼举行赛马、射箭及续麻针比赛等活动。青年男女对歌,演奏芦笙、箫、笛、口弦等民族乐器,钟情者互赠绣花手帕、腰带等物。老年人则趁机拜访亲友,互相谈心,活动一整天,甚至到深夜结束。 8、赶秋节 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桦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 首先,由穿着古老民族服装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分别擎着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黄的稻穗,来到秋千架下,向人们报告一年的收成,祝贺庄稼获得丰收。接着,青年人争先恐后地涌上秋千。秋千架有10多米高,呈纺车形状,有相互错开的八架车辐,每架可坐一人。送秋人用力推动,秋千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人们发出阵阵欢呼。突然,送秋人用力顶住秋千横木,秋千嘎然而止,上面的人纷纷往下跳。按习惯,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声唱歌。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趁机用歌声向恋人吐露心曲。 苗族赶秋节在每年“立秋””。赶秋节赶秋原来的意思是赶秋“千”,关于这一节日的由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巴贵达惹的英俊苗族青年。他不仅聪明勇敢为人正直,而且乐于帮助别人,苗家人很喜欢他。巴贵达惹还没婚配,媒人们络绎不绝的来到他家说亲,九十九寨的姑娘们都暗暗地爱着他,可惜的是他一直没有中意的。他心中的姑娘在哪里呢?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巴贵达惹正在山里打猎,忽然他看到一只老鹰抓着一件东西飞了过来,便弯弓拉箭将老鹰射下,仔细一看,原来老鹰抓的是一只漂亮的绣花鞋。巴贵达惹想,能绣这么漂亮鞋子的姑娘,一定聪明美丽、心灵手巧。巴贵达惹便决心要娶到这位群威群胆。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制造了一种可坐人的秋千,让附近的姑娘们来荡秋千玩。这时,他拿着花鞋到秋千场去逐一核对,终于找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于是和她结为连理。巴贵达惹寻找姑娘的秋千演变成了人们有趣的娱乐工具。 9、踩鼓节 流传于贵州的凯里、丹寨、雷山等县的苗族地区。在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苗族青年男女自动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这种鼓是用实心楠木挖空、两端绷以牛皮作成的。届时,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并用力敲鼓,人们都闻声前来翩翩起舞,年轻人趁机择偶;老年人也穿着新衣,围着楠木鼓唱古歌。舞毕,姑娘们便拿出亲手编织的花带,敬献在楠木鼓上,表示对楠木鼓的感恩。人们尽情欢唱,直到天黑才离开鼓场。最后,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端放于楼上。每逢节日还要用鱼肉敬祭楠木鼓。 10、祭尤节 “祭尤节”苗语叫“农尤”,“农”意为吃或祭,“尤”为人名,族名。其意为祭一位叫尤的先祖。据腊尧寨祖传口碑:很久以前,腊尧人的一位祖先,天生怪异,勇猛异常,曾在部落之间的征战中威震一方。但后来,被其他的部落设计诱杀了,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命,一路不停地迁徙,他们有的来到了现在的黔东南,来到了丹寨,腊尧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腊尧人祭尤就是为了祭奠那位遇难的祖先”。 过祭尤节的时间为农历10月的第二个牛场天。过节当天,家家都要备上糯米粑粑、甜酒、鱼、菜叶、树叶,请祭师念祭词,举行祭祀仪式。祭桌上摆9个碗、9块粑粑、9堆菜肴供与9个祖公,这与史书记载的:“九黎共有九个部落,其酋长是蚩尤,他有兄弟81人,即81个民族酋长”,相应。“祭尤节”祭师在诵祭词时,分别念8段相应的内容,每段都分别供上九碗酒。这些现象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远近四方的亲戚朋友都纷纷走来,共同赴宴欢度。使整个地方完全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祭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具有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研究价值。又是促进民族地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进步、文化交流发展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