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渗透压作用(血浆渗透压作用的口诀)
血浆渗透压作用的口诀
两者的渗透压是相同的。
组织液是血管动脉端的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而形成的。两者中间隔着毛细血管壁。在正常情况下,两者的渗透压相同,保证水分进出平衡。若发生过敏时,血浆蛋白渗出至组织液,可造成血浆渗透压下降,引发组织水肿。
血浆渗透压是如何构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通俗的来说就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正常血浆渗透压大约在290到310之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氯化钠称之为晶体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的重要意义
渗透压主要是由电解质(如NaCl)产生的,由蛋白质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Na+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原因: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见第二章),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浆渗透压讲解
血浆渗透压,是指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多少,所以血浆渗透压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通过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来调节血管内外和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血浆渗透压作用的口诀是什么
血浆中有免疫作用的蛋白质是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血浆蛋白是指血浆中的蛋白部分,血浆蛋白可分为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等几种成分,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清蛋白在三类蛋白质中分子量最小,但在血浆中的含量最多。
血浆蛋白质绝大部分由肝脏合成,主要功能是营养、运输,可以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值稳定,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分分布,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参与机体免疫功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血浆渗透压的功能
渗透压就是指血浆中的各种溶质成分对水分子产生的吸引力。人体血浆的渗透要有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两种,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平衡,血管内外水分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渗透压增高就是指血液当中的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一般情况下,血液中渗透压增高主要有各种离子的浓度增高引起的,比如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钙离子,这些离子浓度增高时,对水分产生的吸引力增加,就会引起渗透压增高的情况。
同时,血浆中白蛋白浓度异常增高时,也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以后,人体的水分就会收缩在血管内,不会发生组织水肿的情况,所以渗透压增高主要是由于血浆中各种溶质成分增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