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四季养生 >

葳蕤仁的功效和作用(中草药葳蕤仁)

更新:2023-03-05 08:54编辑:bebe归类:四季养生人气:0

中草药葳蕤仁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美人并不是指美丽的女人,而是指美好的人,是引兰桂风致同调的隐逸之士。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芳,因而发生爱慕之情。

出自:张九龄[唐]《感遇十二首·其一》。原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释义: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所作,开元末期,唐玄宗沉溺声色,怠慢政事,宠仁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专事逢迎的牛仙客。牛、李结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政更加腐败。

张九龄对此十分不满,于是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寓意,作《感遇十二首》。诗人托物言志,以春兰和秋桂的芳洁品质,来比喻自己守正不阿的高尚节操;以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的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葳蕤仁是什么药

回答: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 quán wén

秘书监检校侍中巨鹿郡公臣魏征奉敕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天子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轇轕,台榭错落,瞻仰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迥涧,穷泰极奢,以人纵欲,良足深尤。至于炎井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及尚也。  天子爰在弱冠,谋划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岳青丘,南逾丹儌,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籍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立物,栉风沐雨,子民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蜡,甚禺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盛暑,群下请建离宫,孰可怡情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据,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惋惜,悔之则重劳,世贵因循,何须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简,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也。然昔之沼泽,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乙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彷徨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注于双阙,贯串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暇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澂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思之不休。将玄泽之长流,非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玮》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德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伟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进贡,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和元年,醴泉出都城,饮之者痼疾皆愈。”可是神物之来,实扶明圣,即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因而百辟卿士,相移动色,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与当今。斯乃天主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行使国之盛美有遗典册,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惟皇抚运,奄一全国,千载赝期,万物斯睹,功魁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记,开拓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种田而食,靡谢天功,怎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分焉如响,赫赫明显。杂遝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宫,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缀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洁白,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挹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盘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花,我取本来,还淳反本,以文代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念不忘,永保贞吉。   

兼太子帅更令渤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唐朝碑文。魏征撰文,欧阳询书,楷体。贞观六年(西元632年)。碑载唐太宗在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避暑时,发现地泉之事。字体温润峭劲,为欧阳询晚年得意之作。传世拓本以明代李祺藏北宋拓本最善。

葳蕤是中药吗

《本草纲目》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学论述药物学的专著,其内容颇多博物学价值。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编撰于公元1578年,成书后几经周折,后初刊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全书共52卷,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动物药443种,矿物药161种,其他类药物194种。

李时珍新补入药物374种。该书图文并茂,有药物图1109幅。作者为了增加该书的临床参考价值,于若干药的论述中附录临床处方11096首,其中8000多首来自作者临床经验之总结或多年之征集,有着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共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为纲,62类为目,其分部类的原则为“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搜罗群集,有谓其所参考之书多达800余种者,可谓“贯串百氏”的一代巨著。该书又在每药物之下,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命名其书为《本草纲目》。

每药之论述内容,则详之于集解、辨疑、正误、修治(炮制加工)、气味(药性药理)、主治(药效)、发明(李时珍之心得体会和研究结论)、附方等。《本草纲目》之分类叙述方法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次创造性发展,条分缕析,使读者一目了然,其分类方法实际上已具备了现代生物进化思想的科学性。

《本草纲目》的分类是先无机而后有机,先植物后动物。 在植物类药物中,则先草、谷、菜而后果、木;在动物类药物中,则先虫、鳞、介而后禽、兽,最后则叙述人类药。《本草纲目》在药物学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但订定了前人1518种药物,并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调查研究,搜询访验,为中国医药宝库增加新药374种,这对一位学者来讲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这里仅举若干例证说明之。

在药物鉴别方面,《本草纲目》纠正了明代之前《本草》中的许多错误和非科学内容。过去之本草著作往往将一物误认为二,如南星与虎掌,本来是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两种药物;又如本应当分述的却混而为一,《本草纲目》以前每将葳蕤、女萎并为一条,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两种;又如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中错误地“以兰花为兰草,卷柏为百合”,苏颂《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图形,而实际上本是一种植物的根块与果实;前人错误认为“草子可以变鱼”,“马精入地变为锁阳”等等传说,也都一一经过《本草纲目》而予以纠正,并指出鱼乃鱼子所化,而锁阳本是植物。

关于水银的记述,更能说明李时珍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无畏精神。《神农本草经》被封建社会尊为经典,其叙述水银“久服神仙”,晋葛洪《抱朴子》谓为“长生之药”,《大明本草》称其“无毒”,唐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故在六朝之下,企图贪生不死者因服之而成废身甚而夭者不知有多少。

《本草纲目》批判了这一非科学的讹传,指出“水银……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他严肃地强调:“方书固不足道,本草岂可妄言哉。”历史和科学实验均证实了《本草纲目》所论述的水银,在当时达到科学发展的最新水平,对彻底根除服水银以求长生之荒谬做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本草纲目》也有独到见解。

以动物药的描述为例,《纲目》对每一动物药的动物都有概括性的定义,多能抓住各类动物的生物学属性特征。如指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故毛似草”,又说:“毛合四时,色合五方”,这都正确地掌握了禽兽对环境之适应以求保护的变异特点。在动物相关变异方面,该书正确指出:“乌骨鸡但验舌黑”即可知其骨黑的鉴别方法。

《本草纲目》在有关药物的论述上,还强调了生物受到人工方法的干预而在生活习性方面产生改变的特性。如记述的动物变野生为人工驯养,家种植物可以优于野生等,说明当时对生物之遗传特征已有一些知识。 在制药化学和实验研究方面,《本草纲目》较以前也有着突出的成就。

所载制药化学包括有蒸馏、蒸发、升华、重结晶、风化、沉淀、干燥、烧灼、倾泻等许多化学反应的方法。 所制取的醋酸铅(铅霜);利用消石与矾石分解和氧化作用制取铅丹;以浓茶煎熬五倍子,使其产生沉淀;经曲菌发酵水解而析出没食子酸的白色结晶,都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甚至是最早的记录。

在科学实验方面,作者不但亲自验证了罗勒子治疗眼翳和自服蔓陀罗花以观察其治疗效果和麻醉作用外,还对若干药物的药理作用等进行了动物实验。他观察大豆、鸡肠草等之药理作用,他解剖鲮鲤、蛇等多种低等动物,以证实其解剖结构上的异同,进行了若干比较研究。这些方法在当时科学界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创举。 当然,未知或知之甚少在当时更是普遍的,在当时条件下不可知者也非少见。因此,作者对若干药物的记述客观地指出“未审然否”,或谓:“亦无所询证,姑附于此,以俟博识”,足可证明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草纲目》问世后其影响面之广而深远是创记录的。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由金陵(今南京)胡承龙首次刊刻,世称“金陵本”,至今尚存有极少几部,除日、美、德均有收藏外,我国仅存两部。1603年由夏良心等刊行于江西刻本《本草纲目》,世称“江西本”,为仅次于金陵本之善本,现存于世者尚多。此后,重刻《本草纲目》者逐渐增多,如湖北本(1606年)、石渠阁本、立达堂本等,均刻于明末之前。清代刻本以张朝璘本(1657年)、太和堂本(1655)等为最早,其后刻刊者甚多。

据现存国内之刻印本统计,截止1949年约有70余版次。继《本草纲目》之后,我国药物学之发展在此基础上虽不如其广博,然在发挥、深化认识上和吸收外来药物上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如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等,几乎都是在其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

《本草纲目》不但在国内有着如此深广的影响,早在公元1606年即传至日本。据统计,日本在1637—1714年间先后出现了《本草纲目》的8种刻本,此后还先后出版了日文节译和全译本多种。日本学者研究《本草纲目》并有著作者多达30余种。

《本草纲目》在朝鲜、越南等也有较大的影响。大约从18世纪开始,《本草纲目》即传至欧洲,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国民图书馆等都收藏有《本草纲目》的多种明刻本或清刻本。德国皇家图书馆收藏有金陵本。此外,在俄国(前苏联)、意大利、丹麦等也都有收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有金陵本和江西本等。

据英国李约瑟博士考证,1732年法国医生范德蒙德曾将《本草纲目》中部分内容译为法文,几经周折于百余年后在巴黎发表,引起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学者的注目。据研究,《本草纲目》早在18世纪及以后的年代曾被部分摘译成法文、英文、德文和俄文,欧洲在19世纪对研究《本草纲目》与中国本学产生兴趣,并由此而获得博士学位者。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奠定进化论、论证人工选择原理的过程中,即曾参阅了《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其内容即《本草纲目》之内容。如达尔文在《变异》中谈到鸡的变种、金鱼家化史等,均吸取和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葳蕤是哪味中药的别称

玉竹的药用价值有养阴润燥,生津止咳。能治热病伤阴、口燥咽干、干咳少痰、肺结核咳嗽、糖尿病、心脏病等症。

玉竹中含有很多维生素A与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玉竹中含有多糖及玉竹果聚糖等等,可以改善心肌缺氧等等,对于心悸、绞痛等心脏疾病有一定的疗效。玉竹含有维生素C,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另外研究表明玉竹是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的免疫力增强药物。

玉竹相关配伍:

1、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2、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秘药》)

3、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葳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薇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葳蕤汤)

4、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之。(《圣惠方》)

玉竹介绍:

玉竹,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等地。

葳蕤中药有什么功效

好听又好看的生僻字举例如下:

1、焱,读yàn ,意思:火花,火焰。

2、頔,读dí,意思:美好的。

3、甯,读nínɡ,意思:做姓氏。

4、妧,读wàn或 yuán,意思:美好的样子。

5、婳,读huà,意思:娴静美好 。

6、嫮,读hù,意思:1.美好貌 2.美女3.夸耀

7、妤,读 yú,基本字义同“婕”。中国汉代宫中女官名。

8、莯,读mù,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9、婥,读chuò或nào,指姿态柔美,也指妇人软弱的样子。

10、芮,读ruì,意思:形声,内声,姓氏。

11、旻,读mín,意思:天空,又特指秋季的天。

12、琰,读yǎn,意思:一种玉名(通常形容美玉)。

13、珺,读jùn,意思:美玉。

14、璟,读jǐng,意思:玉的光彩。

15、筱,读xiǎo,意思:小竹,细竹。

一、生僻字简介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自从有汉字以来,汉字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约为3500至4500字,因为其中有些符号,现在也不能确定是不是文字,或者那个时代的生僻字,给今天甲骨文字数的统计制造了大麻烦。

二、生僻字的历史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 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

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 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35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 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不过此书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三、生僻字的作用

现在有很多人为“名”所累、受“名”所困。不是因为他们很有名,只是因为他们的名字很多人不认识,不知道怎么念、不知道怎么写,如果用电脑,更不知道怎么输入。这都是生僻字捣的乱。

名字用生僻字,实在不能拿重名作借口,这跟你的个性也没关系。名字用生僻字,身份证领不到、存款存不了、各种手续不好办。所以确实应该限制用生僻字起名。

以后起名,只能用最新版《新华字典》里找得到的字,否则不给上户口。用生僻字起名,和保护汉字、保护传统文化,基本上没什么关系。限制用生僻字起名,也不是你限制起名的自由,剥夺你起一个想起的名字的权力。这完全是为了你自己方便,也为了别人方便。你不想到那里都成为一个“麻烦”吧。

生僻字没有一个标准,不能拿《新华字典》框定。因为字典里也有很多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也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拼不出来的“麻烦”。因为汉字数量太大。

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共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据统计,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 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毛泽东选集》四卷,总字数为660273个,使用不同的单字只有2981 个。

人名用字也符合这个规律。1988年国家语委语用所汉字室与二炮二所合作,对14省市的人口普查资料抽样选取了57万条姓名,统计结果表明:57 万条姓名的人名用字仅为4141字。而其中的1505字就覆盖了57万条姓名的99%,剩下的2600多字仅为1%的人所使用;而在2600字中超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6763字)的仅有500多字,使用人口不足0.1%。

因此,用生僻字起名只是极少数人。为极少数人使用生僻字的需要去无限增大字库,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绝大多数人才是不公平。

中药葳蕤别名

尾参、地管子、铃铛菜、葳蕤等;

        因田叶参又称:尾参、地管子、铃铛菜、葳蕤等;属百合科、玉竹属的草本植物;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4毫米;茎高50厘米,具12叶;叶片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12厘米,宽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椭圆状粗糙;花序具4花,总花梗长1.5厘米,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椭圆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4毫米,花柱长14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10毫米,有9颗种子。

下一篇:芡实米的药用与功效与作用(芡实米的功效是什么) 上一篇:银耳薏米糖水有什么作用(银耳薏米糖水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