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内膜作用是(心脏的心内膜)
心脏的心内膜
心脏里有血块的医学术语叫心腔内附壁血栓,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室壁瘤和心内膜炎等疾病。正常心脏和其他心脏病不会发生。
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什么原因,如果真是心脏里有附壁血栓,要赶快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华法令,防止发生栓塞。
心脏心内膜是哪一层
(一)心的位置
心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
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遮盖,只有一小部分借心包与胸骨下份和左侧4~6肋软骨相邻,此区称心包裸区。临床心内注射应选择胸骨左缘第4肋间处进针,可不伤及肺和胸膜。
心的位置
心脏位于中纵隔 前面大部被肺遮
胸骨左缘四肋间 急救药物可注射
(二)心的外形
心呈倒置圆锥形,纵轴斜向左前下方。心的外形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
1.心尖
指向左前下方,在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及心尖的搏动。
2.心底
指向右后上方,连有出入心的大血管 。
3.两面
(1)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
(2)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
4.三缘
(1)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2)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3)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5.三沟
(1)冠状沟:心表面的环形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心表分界。
(2)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前面的分界线。
(3)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的分界线。
心的外形
右上心底左下尖 前胸后膈两个面
左右下,三个缘 表面三沟分界线
(三)心腔的结构
心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间有房间隔,心室间有室间隔。
1.右心房
位于心的右上份,腔大壁薄,主要结构有右心耳、梳状肌、卵圆窝等。
(1)入口:有三个,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分别导入上、下半身和心本身的静脉血。
(2)出口:一个,即右房室口,通向右心室。
2.右心室
位于右心房左前下,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1)流入道:入口为右房室口,口周有纤维环,环上附三片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防止进入右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入右心房。
(2)流出道:是右心室向左上延伸的部分,呈漏斗形又称动脉圆锥。出口为肺动脉口,口周纤维环上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肺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进入肺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右心室。
3.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主要结构有左心耳等。
(1)入口:共四个,即左、右各二个肺静脉口,分别导入左、右肺的静脉血。
(2)出口:一个,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4.左心室
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1)流入道:有一入口,即左房室口,口周有纤维环上附二片瓣膜,称左房室瓣(二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防止进入左心室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房。
(2)流出道:有一出口为主动脉口,口周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袋状瓣膜,称主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进入主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室。
心腔内瓣膜位置及作用总结如表9-1:
表9-1 心瓣膜位置及作用
瓣膜
位置
作用
二尖瓣
左房室口
防止血液由左心室返回左心房
三尖瓣
右房室口
防止血液由右心室返回右心房
主动脉瓣
主动脉口
防止血液由主动脉返回左心室
肺动脉瓣
肺动脉口
防止血液由肺动脉返回右心室
(四)心壁的构造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组成。
1.心内膜
是心腔面一层光滑的薄膜,心的瓣膜就是由心内膜折叠而成。
2.心肌层
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肌比心房肌厚,左心室肌又比右心室肌厚。心房肌和心室肌均附着于纤维环上,互不传导。
3.心外膜
属浆膜,覆盖于心肌层的表面。同时也是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五)心的传导系
心的传导系是由特殊分化的组成。主要作用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主要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1.窦房结
是心的正常起搏点,位于入口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2.房室结
位于冠状窦口上方的心内膜深面。接受窦房结的控制。
3.房室束及其分支
由房室结发出,在室间隔上部分为左、右束支,最后延为,与心室肌纤维接触,将冲动传递给心室肌。
(六)心的血管(图见上)
1.动脉
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左侧,从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穿出,分为两支。
1)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降,布于室间隔前2/3、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前壁的少部。
2)旋支:沿冠状沟左行,布于左心室侧壁、后壁和左心房。
(2)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右侧,从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穿出,沿冠状沟向右下行,发出后室间支,沿后室间沟下降。右冠状动脉主要布于室间隔后1/3、右心室、右心房及左心室后壁的少部。
2.静脉
心的静脉主要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它们先汇入冠状窦,再经冠状窦口入右心房。
(七)心包和心包腔
1.心包
心包是包在心和大血管根部的膜性囊,分为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
(1)纤维性心包:位于最外层,厚而无弹性。
(2)浆膜性心包:位于纤维性心包内面,分脏、壁两层,脏层即心外膜。
2.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间形成的间隙。内有少量浆液。
心包和心包腔
纤维心包最外层 厚而坚韧无弹性
浆膜心包围成腔 脏壁两层相移行
(八)心的体表投影
1.左上点:左侧第二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处。
2.右上点:右侧第三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1cm处。
3.右下点:右侧第六胸肋关节处。
4.左下点:左侧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cm~9cm处。
心的体表投影
心脏体表有投影 四点四弧可围成
左右上点二肋间 胸骨旁距略不同
右下第六胸肋处 左下心尖见搏动
心脏心内膜炎
心膜炎是否严重要根据具体的症状来判断。如果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就会有很多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是比较严重的。部分还可能还会损伤到肾脏。治疗原则是应早期、充分用药,以静脉用药为主。
心脏的心内膜是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的
主动脉有三层结构组成,分别被称作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厚约100~130μm,占管壁厚度的六分之一左右。内皮细胞富有质膜小泡,并含数量不等的微丝。细胞间由紧密连接和间隔排列的缝管连接相连。小泡有主动运输多种分子的作用。基膜薄并呈细网状。内皮下层中含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弹性纤维,散在的成纤维细胞和一些纵行的平滑肌细胞。光镜下内弹力膜无明显界限,电镜下邻近内膜的第一层为内弹性膜。
中膜:此膜最厚,人约500μm。主要由40~70层同心排列的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相距5~15μm每层弹性膜厚2~3μm。弹性膜间有弹性纤维相连。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散布于基质中,其中有细长分枝的平滑肌细胞,由胶原原纤维和胶原纤维将它们连到弹性膜上。基质中含有较多的硫酸软骨素,显嗜碱性和异染性。
外膜:此膜较薄,含有纵向螺旋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有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和少许纵行的平滑肌。外弹性膜在光镜不易区分,电镜下认为,紧邻中膜的一层断续的弹性膜为外弹性膜。营养血管和淋巴管可分布中膜的外层,有时并伴有有髓和无髓神经。外膜渐移行为周围的结缔组织。
心脏的心内膜是由什么构成的
人的心脏是暗红色的。
借用红灯记里面的一句唱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人的心脏,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
泵血是指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输出血液,使血液在全身之中进行循环。
心脏约人的拳头般大小。成年人心脏重量大约为250-3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