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吃了作用(吃小麦有营养价值)
吃小麦有营养价值
在中国,米和面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干粮,中国人吃的比较多的也是大米,大米是中国人的主材之一。此外中国人还比较喜欢吃糯米,小米,玉米,高粱,黄米等等。它们所含有的营养价值成分不同,但是做工加工方法基本相同。
大米又称做白米,稻米。营养价值成分主要是人体每日必须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烟酸,维生素C,鳞,铁等成分。可以作为主食提供人体日常所需。
大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等作用,其实用方法很多,熬汤,蛋炒,蒸吃,磨面等,但是,人们在制作食品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加工不当,使其营养成分流失,减少了对人体的好处。
面粉是小麦打制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钾,维生素等,有生津止汗,养心兹肾,除热之功效。每天适量最好。
内容仅供参考并受版权保护
小麦有啥营养价值
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中,碳、氢、氧约占小麦干物质重的90%以上,主要从空气和水中吸收,一般无需特别供给。
而其他必需元素特别是氮、磷、钾,虽然所占量较小,除主要靠土壤供应外,仍需要通过施肥加以补充。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的变化,小麦一生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及其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有较大差异。
一般认为,每生产100kg小麦子粒需吸收N3kg左右,P2O51~1.5kg,K2O2~4kg,氮、磷、钾的比例约为3:1:3。每生产100kg小麦子粒需要三要素的量及比例其中氮、磷主要集中于子粒中,分别占全株总吸收量的76%和82.4%,钾则主要集中于茎叶中,占全株总吸收量的77.6%。
吃小麦有营养价值吗
小麦营养价值相当于玉米的91%〜106%,适口性更 好。突出问题是苏氨酸和赖氨酸不足,且有高黏稠性和持水性,喂量 过高可引起腹泻,通常不宜超过日粮的30% ,否则需添加小麦专用酶 或复合酶。
为避免糊口,小麦以粗磨为宜。谷实类加工副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谷物类饲料往往产生大 量副产品,如麦麸、米糠、玉米糠、高粱糠、小麦糠等,可被用作伺料。 糠麸类饲料主要是谷实的种皮、糊粉层、少量的胚和胚粗纤维含 量为9% ~14%,粗蛋白质含量为12% ~15%。
钙、憐比例不平衡,磷 含量高约1%。
小麦有营养吗
麦子的营养价值更高。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
小麦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小麦肤色的优点还是很多的。虽然有的人并不喜欢。过往的人们推崇白肤色,肤若凝脂,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古代社会中,只有不需要下地干活的上层阶级才有可能保持如此好的肌肤状态,自然,皮肤白等于家里条件好。
不过,小麦色肌肤开始进入大众的概念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近代以来国际间交流的急遽上升。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增加,也让西方白人对于日晒和健身文化的推崇反过来影响到了东亚,也就是所谓的小麦色肌肤。
最后,还有因为城市化之后对于乡村的田园牧歌式想象的因素。住在水泥丛林中的都市居民向往着想像中的乡村,而有着小麦色肌肤的小姑娘,就成为寄托幻想的最佳载体。从此以后,小麦肤色再也不是尘土的象征,而是那无人能抵抗的,来自于生命力的鲜活光辉。
吃小麦的好处
小麦作为一种现如今最为常见的农作物,已经有了上万年的种植史。而在中国,根据现如今的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就有了小麦的种植。但是,长久以来小麦并非是古中国的主要粮食。自上古以至西汉武帝年间,这一期间的主食是稷、黍,其中(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黍(shǔ,俗称黄米)。
稷(即小米)
到了汉武帝年间,大儒董仲舒一直认为小麦有良好的产量,同时,由于在宋之前北方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是北方相对于南方干旱、少水,因此种植小麦是很有利于北方的粮食供应。所以,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大规模的在全国种植小麦,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落后,对于小麦,人们的食用方式和现如今对于大米的食用方式一样。都是蒸煮之后直接食用,因此非常的难以下咽,所以导致小麦只能作为一种备用的粮食,而不是主食。
02
成为主食的小麦
在汉朝的时候,由于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不断的涌现。一方面出现了,赵过等人开创的代田法,另一方面石磨的出现使得小麦的食用方式开始变得多样化,以及更适宜食用,所以小麦逐渐的成为了主食。同时,小麦逐渐向南方传递。根据《晋书》记载,晋元帝大兴二年的时候,吴郡、吴兴、东阳这三个地方,小麦和大米歉收,因此遭受饥荒。由此可见,在中国小麦是在汉朝的时候逐步的成为了最主要的粮食。
水稻
03
古人主要吃什么面食?
在小麦成为主要的食物后,古代劳动人民运用他们的智慧,做出了不少好吃的面制品。今天我们最为常见的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等都曾是古人餐桌上的美食。其中,宋代的时候,馒头其实是今天我们说的包子。而今天的馒头则被称为蒸饼,后来因为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字则又改名为炊饼。
馒头
而今天我们爱吃的饺子,则被称为扁食,饺子的发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医圣张仲景。而我们今天吃的面条则被称为汤饼。在古达凡是面制品都被称为饼,汉朝的《释名·释饮食》一书中就有记载索饼,而到了北魏,贾思勰所书的《齐民要术》中就有一种类似于现如今“韭叶”的面食,当时称之为水引饼。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拉面、刀削面则是出现在明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