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宴席规格?
1、主菜:一般在人均基础上加2—3个菜。比如10人一桌,应该把分量调整到12—13人的。按人数的菜点,比如一人一份的水产品类,应当让酒店根据每桌人数适当作出调整。适当增加点心数量,搭配一道甜味或咸味点心,让宾客在酒席中有饱足感。
2、一般婚宴菜品为双数,八个婚宴菜肴代表的是大富大贵。十个婚宴菜肴代表的是完美。十二道婚宴菜肴代表的是幸福,十四个菜肴代表的是吉祥。
3、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所以在婚宴菜单的选择上,以双数为主,有些地方是11个冷菜,11个热菜,代表一心一意。有的地方是八冷碟、八热碟、四果品。根据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进行选择和调整。
读书笔记的规格?
读书笔记的格式有哪些?
我想,这首先得是一位非常认真想要通过读书有所收获和成长的人才会想起来问。作为一名书虫,我个人做读书笔记的方法,相对比较随心所欲一点。
至少我没有意识到说要去专门就读书笔记的格式去进行比较深入的钻研,但我回顾自己的读书笔记,总结起来,一共有4种最常用的格式和方法,在这里分享一下经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进行选择。
01
读书笔记第一类格式:直接在书本上对重点内容和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划线,有感触共鸣的地方直接写短评
这一类笔记方式,我多会用在各类文学类书籍(比如小说、散文、随笔等)的阅读上,就直接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划线,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如此。
遇到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又或者让我想反驳、联想到其它书籍、电影、访谈、自己所经历的真实事件等等跟书籍某一项内容有关联的,会即兴写一段点评。
因此,每一本被我阅读过的书籍,不可能是干干净净的,我常常还会在书签被别人乱放或者忘了放书签时,凭借书上的划线和笔记以及记忆,快速定位到上一次阅读到哪一段。
这也是我不喜欢借书看的原因。
02
读书笔记第二类格式:卡片上记录因阅读产生的新想法、新灵感和新方法
在读各类比较实用的干货类、科普类的书籍时,我经常会采用卡片笔记法。
这个卡片笔记主要就是将自己认为可以立即拿过来用或者尝试的方法、又或者是因为书籍的启发,突然想到自己正在做的某件事可以采取新方法试一试。
因为这种是需要自己马上尝试并采取新行动的,所以就会记在随手能拿到的便利贴上,贴在办公桌前,随时可以看到,并督促自己赶紧一试。
它可能是一本新的待读的书、一部尽快要看的电影、几件待办事项,或者一个想要找时间尝试的菜谱。
03
读书笔记第三类格式:用思维导图记录书籍主要脉络及内容
对于比较难啃的、内容比较复杂难懂的书,我会倾向于选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其大致框架结构,虽然这种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我用得最少的,但其实比较有用。
我个人用得少的原因是因为不太习惯在电脑上去翻阅用思维导图记下的读书笔记,所以,基本上记完就存在电脑里面“睡大觉”了,后来感觉这样的话就等于白白浪费了很多记笔记的时间。
用思维导图记读书笔记,其实是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路跟上作者,你能够大致知道在这本书的主题下,作者是怎么展开他的论述的:
一共分成几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为哪几个章节,在每个章节里,又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等等。
这样记读书笔记的方法,特别锻炼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
04
读书笔记第四类格式:使用康奈尔笔记法记录读书笔记
对于我自己的专业类书籍,我经常采用康奈尔笔记法,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但是却是能够做大限度掌握书本内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方法,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是这样。
所谓的康奈尔笔记法,就是将一页空白的笔记本划分为3个区域:左边约四分之一的部分留出来作为提示栏,最下边约五分之一的部分留出来作为总结区,剩下的部分是笔记区。
如果不嫌麻烦,还可以将每一页笔记都用笔和直尺画出这样的分区,然后读书的时候,要记笔记就在笔记区记录,在每一页笔记区的最上方,写明这是什么书、作者等基本信息。
等到阅读时间即将结束时,回过头来看自己当天记录下的读书笔记,然后在每一页笔记左侧留下的作为提示栏的空白区可以做一些关键词索引,高度凝练这一页笔记的主要内容;
而在一本书读完的时候,可以回过头来看整本书的读书笔记,然后在每一页笔记最下方留出来的总结区总结这一页的主要内容,带给自己的感想、思考和下一步的行动等等。
这4种格式的读书笔记,是我个人亲自实践过、而且效果还不错的方法,从前到后的难度和所花费时间和精力也是从易到难的,但从最终效果来说,最难的康奈尔笔记法也是最管用的。
我猜,这中间可能也有是因为自己一笔一划写下来,原本就加深了记忆和理解的因素在。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我在枯燥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上能够得到持续提升,后来还在专业上出了自己的书,庆幸当初选择了这样的“笨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