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外用功效与作用(蝼蛄的作用和功效)
蝼蛄的作用和功效
春季,一般人工捕杀的最佳时间在春季苏醒期(多4月)和夏季产卵期。春季蝼蛄苏醒时可以发现虚土堆,此时顺着土堆往下可以挖到蝼蛄;在夏季蝼蛄的产卵高峰期(一般在7月),发现蝼蛄的洞口可以用锄头向下挖掘,可以挖出虫卵和雌成虫(一般挖掘15~25CM),夏季人工捕杀可以大大减少虫卵的数量,可以有效的减轻秋季蝼蛄的为害数量。同时蝼蛄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可以做好宣传作用,调动人们捕捉的积极性。
蝼蛄的作用与功效
蝼蛄可以用手拿
蝼蛄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昆虫的总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地拉蛄,天蝼,土狗等,是药用昆虫。我国大陆上常见的分布较广的蝼蛄有4种,分别是华北蝼蛄、东方蝼蛄、金秀蝼蛄、河南蝼蛄蝼蛄。
蝼蛄
。蝼蛄药性寒,味咸。归胃、大肠、小肠、膀胱经。蛋白质和氨基酸是蝼蛄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成分。
正名:蝼蛄
别称:天蝼、蛞蝼、蝼窒、蝼蝈、蜗蛄、蟪蛄、拉蛄、蝼蜮、蟓蛉、杜狗、梧鼠、螜、炙鼠、津姑、仙姑、硕鼠、石鼠、土狗、地狗、拉拉古、土狗崽、地牯牛、
蝼蛄的作用功效与图片
蝼蛄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含谷氨酸最多,其次是丙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具有利尿消肿,解毒之功效,让体内积蓄的尿酸被排泄。以干燥的虫体入药,是一种动物性中药。蝼蛄在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水肿,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和尿毒症等病有显著的疗效。
蝼蛄的副作用功效与作用归经
蝼蛄类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
蝼蛄生活于土壤中,在土壤中挖掘洞穴,在挖掘洞穴过程中寻找食物,到了产卵期,就产卵于洞穴中。蝼蛄的活动受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很大,气温在12.5~19.8°C,20cm土温在12.5~19.9°C是蝼蛄活动适宜温度,也是蝼蛄危害期。
若温度过高或过低,便潜入土壤深处;土壤相对湿度在20%以上是活动最盛,<15%时活动减弱;土中大量施入未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受害也就严重 。
蝼蛄食性广,可采食菊科、藜科和十字花科等多个科的植物,不仅采食植物叶片,还采食根、茎。温度影响蝼蛄采食,20°C以下,随着温度降低,采食量逐渐减少,活动也逐渐减少,5°C时蝼蛄几乎不再活动,20~25°C有利于蝼蛄采食,高于25°C,采食量又开始下降。
蝼蛄的生活习性
1、群集性:初孵若虫有群集性,怕光、怕风、怕水、孵化后3~6d群集一起,以后分散危害。
2、趋光性: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在40W黑光灯下可诱到大量蝼蛄,且雌性多于雄性。据观察,蝼蛄对水银灯也有较强的趋性。
3、趋化性:蝼蛄嗜好香甜食物,对煮至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等较为喜好。
4、趋粪土性:对未腐烂的马粪,未腐熟的厩肥有趋性。
5、喜湿性: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土中生活。有“跑湿不跑干”的习性,他栖息在沿河两岸、渠道河旁、苗圃的低洼地、水浇地等处。
6、有抱卵的习性:蝼蛄在产卵前,先挖隐蔽室,而后在隐蔽室里抱卵。
7、昼伏夜出性:蝼蛄在夜晚活动、取食为害和交尾,以21~22时为取食高峰 。
蝼蛄的药用价值与作用
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的狗獾。据了解,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狗獾这种动物一般体重约10~12公斤,体长45~60厘米,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狗獾通常栖息于山地森林、山地灌丛、平原荒野、沙丘草丛及湖泊堤岸等各种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