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艾的功效与作用点(五月五的艾叶的用处)
五月五的艾叶的用处
艾草跟菊花一个科目,在农村经常能见到,路边,地头上,河流边到处都有艾草的身影,艾草在农村的用处很多,在农村有句话叫做:三月三吃艾糍粑,五月五门口挂艾叶,足以见得艾草在农村的用处之多。
艾草在老家也叫作艾蒿,艾草的叶子能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艾叶糍粑,艾叶混沌,艾叶皮蛋粥,艾叶病等等,除了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美食,艾草能散发出特殊的味道,有驱蚊杀菌的效果。
我们家中的阳台上就很适合种上一盆艾草,艾草对生长环境不挑剔,盆栽地栽都是很容易成活的,养起来比较简单容易养活。而且每年还可以将艾草的叶子撸下来食用。
教你用艾草叶子制作成艾叶糍粑,非常简单,三分钟就能学会,艾叶糍粑是客家人专属的美食,其它的地方是很难吃到的,艾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用艾草做成的糍粑也是非常美味的。
将艾草的叶子撸下来,放在水中浸泡两个小时,然后用清水给清洗干净,把锅中填满水,把水烧开,将洗干净的艾叶倒进锅中。将艾草的叶子放在锅中煮熟。上锅煮上大约3分钟,捞出来放入凉水中,将艾叶用手捏干水分,捏成团备用。
准备好糯米,大米粉,将两中米粉柔和在一起。用菜刀把备用的艾叶切碎,切成粉末状。
将两种米粉加上切碎艾叶柔和再一起,加入少量的水。
将柔好的面团自然醒上10分钟。
准备好馅料,下一步就可以制作艾叶糍粑了。
艾叶糍粑的口味是多样的,常见的有豆沙的,鲜肉的,还有鸭蛋黄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馅料。
包裹好之后就可以烧水上锅蒸了。把锅中填入三分之一的水,加热烧开到100度左右,将包裹好的艾叶糍粑放进锅中。
大火煮上10分钟,憋上5分钟,就可以取出来食用了,艾叶糍粑散发出艾叶的香气,绝对的美味。制作起来比较简单,很容易一看就能学会,阳台上种上一盆艾草,每年都能做一次艾叶糍粑,满足自己的味蕾。
五月节后的艾叶还有药用价值吗
艾叶可以做药的,一根根卖也有人买的,在市区里的市场上口有些老人在卖山草药的,就有艾叶卖,你可以问一下她们是想不想收购,再有是五月节也是有人卖艾叶的
五月五日的艾叶
青女月指阴历九月。
正月──柳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二月──杏月:杏花闹枝头,又称杏月。
三月──桃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
四月──槐月:槐花挂满枝,又称槐月。
五月──榴月:石榴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荷月:荷花满池放,又称荷月。
七月──巧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
八月──桂月:桂花遍地香,又称桂月。
九月──菊月:菊花傲霜雪,又称菊月。
十月──阳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十一月──葭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十二月──梅月:梅花吐幽香,又称梅月。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事实上最初制定太阳历时,一年划分的月份不都是12个月的。这个”月“,也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每个月的日期与月相的变化无关联。
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阳历。这部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间所创造的文明,是古罗马人向埃及人学得,并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的兴起而传播于世界各地。
古罗马的历法:最早,古罗马历全年10个月,有的历月30天,有的历月29天(这十分类似太阴历),还有70几天是年末休息日。罗马城第一个国王罗慕洛时期,各月有了名称,还排了次序。全年10个月,有的月30天,有的月31天,共304天,另外60几天是年末休息日。
第二个国王努马,参照希腊历法进行了改革,增加了第十一月和第十二月,同时调整各月的天数,改为1、3、5、8四个月每月31天,2、4、6、7、9、10、11七个月每月29天。
为了纠正日期与季节逐年脱离的偏差,就在每四年中增加两个补充月,第一个补充月22天,加在第二年里,另一个23天加在第四年里,所增加的天数放在第十二月的24日与25日之间。
当儒略·凯撒第三次任执政官时,指定以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为首的一批天文学家制定新历,这就是儒略历。儒略历的主要内容是:每隔三年设一闰年,每年365天,闰年366天,历年平均长度为365。
四季的别称:
春季:阳春、艳阳、淑节、青春、阳节、青阳。
夏季:三夏、朱明、九夏、炎夏、朱律、清夏。
秋季:凄辰、金天、三秋、商节、素节、白藏。
冬季:安宁、冬辰、岁余、九冬、无序、严节。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扩展资料
1、一月: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吴自牧在《梦梁录·正月》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又称端月,那是秦朝为避始皇之名讳,秦始皇名政,又作正,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2、二月:“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又据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阴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
3、三月: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三月叫做季月。“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此外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
4、四月农历四月为麦子成熟的时候,《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麦秋至。”蔡邕在《月令章句》解释为:“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四月便称麦月。从季节气候而言,四月为梅雨季,时值梅子黄熟,阴雨时间较长,唐柳宗元所作《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所以把四月叫作梅月。四月的别称还有叫余月。《尔雅·释天》说:“四月为余。”郝懿行义疏云:“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5、五月:农历五月最常用的别称为仲夏,它排行夏季之中。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尔雅·释天》说:“五月为皋。”郝懿行义疏解释为,“皋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阴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结实。”故五月又称为皋月。
6、六月:“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这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蓬,在暑月为人们带来阵阵凉意,故把六月称为荷月。在《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说。此外,还把六月称为季夏、焦月、溽暑等,如在《礼记·月令》上有“孟夏之月其臭焦。”“季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7、七月:秋季的头一个月谓新秋。古时,瓜果成熟也在秋天,“米谷豆子,秋收冬藏”,把七月叫做瓜月。有一种兰花在初秋开放,故又把七月称为兰秋和秋月。
8、八月: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人宋之问把月中的桂花飘香都吹落人间了,何况乡间山歌里唱道:“八月里来桂花香”,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
9、九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把主霜雪的女神青女绰约仙姿描写得美妙绝伦,其摄入魂魄的精髓便是经得起严寒考验的特性。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
黄巢的《菊花》诗歌吟:“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陈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把九月称为朽月,虽无处考证,或许是因有的草木入冬后衰老、枯落之故。
10、十月: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尔雅·释天》中说:“十月为阳。”郭璞的注解为:“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玄。”《后汉书·马融传》说:“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乡间开冬之后,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此时收成已毕,正值农闲,良辰美景多可入选。
11、十一月:《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的注解为“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孔颖达还注解为:“言名此月为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而孙希旦的集解是,“畅,达也。时当闭藏而畅达之,故命之曰畅月,言其逆天时也。”冬季之中,按序列也把十一月叫作仲冬,此外还有幸月、葭月、龙潜月之说,无可考。
12、十二月:“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的咏梅诗,已把寒冬梅花倔强的风骨和报道春之将至的信息描写得恰到妙处。
从周代开始,古人把阴历十二月作为腊祭的日子,以狩猎禽兽祭先祖。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杜甫《腊日》,自古以来,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
5月初5的艾叶
端午节前后。
在每一年的端午节前后15天左右,即每年的阴历5月中旬左右。此时的艾叶刚刚成熟,味道是比较浓的,叶片也是成熟肥厚的,药效相对其它月份来说也是最强的,而如果太早或太晚采摘的话效果都达不到最好,如果是想摘下来作为药用的话,建议可以在此时采摘,效果会更好一些。
五月五的艾草有什么功效
夏天有艾叶,而且还是艾叶生长最茂盛的时候。
艾草在《诗经》里的名字就叫艾,有些地方,叫它艾草,或叫艾蒿。像大多数菊科植物那样,它有着不规则的带锯齿的叶子,正面嫩绿,背面有一层细密的白绒毛。
时值初夏,是“亲艾”的好时节。艾草与大家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餐桌到入药,从染料到印泥,都可以从中找到艾草的痕迹。
五月初五艾叶艾叶起什么作用
挂艾草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午节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等。
五月初五以后的艾叶还有功效吗
应该是在清明节
一、艾草应该在春末夏初时节采摘,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年收获4~5茬。二、艾草的栽培技术:1、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需要注意分株的时间。但也可用种子繁殖。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2、选址需谨慎。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3、施肥有讲究。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4、肥料有要求。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生产中要保持土壤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