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的小常识有哪些?
冬季最宜藏与补
冬季三个月,起于立冬,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于立春前一天。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对于冬季养生的原则有一番详尽的论述。大意是说,在冬季,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龟裂。许多动物都入穴冬眠,不见阳气。
人在这时也应当顺从自然规律,让自己处于闭藏状态。对待体内的精气,要像获得了自己渴求的东西,非常珍惜它,把它很好地藏起来一样。
冬季适宜进补。俗话说:秋冬进补,开春打鼓。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顺应自然,而且依靠自然、主动出击的积极一面。
进补切忌盲目。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虚火体质滋阴,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当然,最好还是先请中医师辨别一下自己的体质。
情志养生:安静自若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这种环境容易给人们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就可能患病或者引起旧病复发。
特别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很容易在冬季发病。寒冷的天气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症。
因此,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害怕过冬天。老年人常讲过年关,一到冬季,他们的心理负担就很重,害怕健康出问题。
所谓情志养生。就是指精神方面的调养。
中医养生网讲究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严守而不外泄。如此,就可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顺其自然,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
饮食养生:滋润进补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以藏热量为主。身体储备了充足的能量物质,才能够很好地抵御寒冷。
同时,冬季饮食还要遵循少食成,多食苦的原则,以养阴潜阳。中医认为,冬天需要重点调养的脏器是肾。这里的肾,不仅指西医的肾脏,也包含了其他一系列生理功能。肾为封藏之本,也是人体精气的源泉。少咸多苦,有助于养肾藏精,提升抵抗力。
此外,冬季不宜多食油炸、黏硬、生冷的食物。
除加强饮食调补外,寒冷的时节还可以适当药补。但是,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滥补无益。
起居养生:避寒趋暖
冬日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黄帝内经》认为,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冬天昼短夜长,人们的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
居住的房间也需要严密保暖,使人体能够很好地躲避严寒。为了温养身体,也为了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每晚在临睡前用热水泡脚。
民俗中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此言不虚。冬季穿衣就应该渐渐加厚。不能一遇寒冷就将所有御寒衣物都套上。冬天天气干燥,皮肤易瘙痒,故在内衣裤的选择上要注意清洁、柔软,宽松、舒适,最好是纯棉制品,或者是亲肤性好的纤维。
运动养生:适度适量
中医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由此可以取得养肝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的功效。冬季经常进行室外活动,适度经受寒冷刺激,可以增强机体对寒邪的抵抗力,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
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步行、慢跑、拳剑、气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项目。但是,锻炼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运动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添加衣服,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