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更新:2022-05-29 17:44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71

谢谢邀请。

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有很大实用价值的问题。

众所周知,凡是好习惯的养成都应该从娃娃抓起,这就是所谓的杠杆解。

在身心健康中,身的要点是安全性,心才是真正的要点。家长在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方法则是让孩子学会接受和表达爱和学会心安。在这方面,父母和大人的身教最关键。

爱爸爸妈妈,有礼貌,好朋友一起玩,分享好东西,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会听、讲小故事。

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心理素质与教育水平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形成起着关键的影响。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哪里,无疑将受父母这张“弓”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孩子的亲情 爱是孩子的天性,他不但应得到别人的爱与关注,同时也应学会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为此,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爱父母和亲人。全球首富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我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孝敬父母”。家长可将每年的三月份定为孝敬父母月,要求孩子为父母或亲人的生日准备礼物,在外吃饭时点父母爱吃的菜,为父母夹菜等。 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是最富有同情心、最乐意帮助别人的,但这种情感需要父母或家人的引导与培养,使其能体验别人的心情,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和失望。如在父母、祖父母或亲人因病住院时领孩子去医院探视,参加各种爱心捐助活动等。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但它不是生来就有的,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与学习用品,准备好自己出游的食品,养好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等。 四、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也许有人会说,小孩子还未成年,有什么义务呢?其实不然,孩子生活在集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义务。在班级里有打扫教室卫生的义务,在家里有参与家务劳动的义务。如何培养这种义务感呢?笔者认为父母可教孩子做家务,给孩子制订一个家务劳动的计划,每周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或者将某一特定任务交给孩子去干,只有在这种实践操作中才能培养孩子的义务感。 五、培养孩子的挫折感 现代家庭物质条件优越,一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出现一点小麻烦或困难,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为了避免孩子将来可能遇到难以应付的境况,家长在平时可不时地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让他们不时地去面对一些小小的挫折,学会自己去应对。 六、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2004年,在南京举办的儿童保健会上,有专家指出“经过调查发现,现在有八成的孩子感到不幸福,这是令人震惊的。”现在的孩子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父母疼爱有加,可为什么他们感觉不到幸福呢?因为幸福是一种感受,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领悟,启发孩子去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幸福,也可让孩子在一定的情境中体验生活的艰苦,从而让孩子能够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 七、指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人际关系,以此影响孩子。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成员互相尊重、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讲究文明礼貌,家务劳动有分工、也有合作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往。 其次,建立家庭幼儿园,为孩子交友提供空间。引导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进行交往,在交往中教会他与伙伴互帮互助,多看别人的优点,学会宽容等。再次,家长与孩子平等相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必须保持一点童心和童趣,使自己与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和语言,走进他们的心灵,就他们关心的东西展开交流、探讨,在这种亲子互动中培养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摘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第5期

学生情感状态与环境影响关系很大,因此课堂教学中,情感状态的创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教材实例与教师的情感都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材中一篇篇课文便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例子参照得好,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细细品味,榜样激励。如小语五册《蜗牛》一课,课文写出了蜗牛的坚持不懈、不畏惧困难、勇敢挑战困难的精神。学生学了该课十分佩服蜗牛,决心向蜗牛学习它那优秀的品质。(2)结合事例,评一评。如《晏子使楚》一文,可结合当时晏子身处的环境来评评晏子勇敢面对挑战的心理品质。(3)设身处地,议一议。如小语五册《平分生命》一课,可结合课文内容议一议:如果你是贝贝,你会怎样做呢?旨在将自己融入其中,掂掂自己的胆量,审视自己的心理素质与品质。2.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只有自信心强的人才能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克服种种困难,迎来新的希望。然而,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小孩子正是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其自信心进行培养十分重要。儿童都有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

下一篇:幼儿园怎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