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中骨水泥的作用(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反应)
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反应
老人打骨水泥是没有什么后遗症,现在老年人因为钙盐的流失,容易出现钙缺乏骨质疏松,然后发生骨折的几率是很大。骨水泥的一种骨科手术的常用材料,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应用于骨折的治疗,腰椎疾病的治疗等。
膝盖骨水泥手术
本地平均约为百分之六十左右。具体还要看情况 。
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反应是
骨水泥是骨粘固剂的常用名,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由于它的部分物理性质以及凝固后外观和性状颇像建筑、装修用的白水泥,便有了如此通俗的名称。其实,它的正名是骨粘固剂。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骨水泥术后改变
需要注意手术以后休养2周到4周以上就可以下地活动了,术后患者由于活动减少,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弱,经口摄入食物应根据患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进行调整,并尽量做到供给易于消化而富含营养素的饮食。 术后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将消耗较多的钙、镁、锌等矿物和微量元素,应注意从静脉或食物中给予补充。
膝关节置换为什么用骨水泥
实用骨科学 p2088页:骨粘固剂:常用名为骨水泥,化学名为丙烯酸粘固剂(acrylic cemen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ic, PMMA)。1951年,瑞典Klaer用PMMA作为髋关节假体固定材料;1958年Charnley深入研究并推广使用,从而使骨粘固剂固定假体置换获得成功;我国1978年研制成功并应用与临床。
其实,它的正名是骨粘固剂。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的使用
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化学名称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也称丙烯酸骨水泥。自从1958年Charney首次应用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成功施行全髋关节置换以来,骨水泥己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骨水泥固定可保证术后假体的即时稳定,在骨组织-骨水泥-假体界面上无任何微动,允许术后早期负重,疗效肯定。
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的反应是什么
骨水泥实际上是一种黏合剂,它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医用材料。因为它在塑形硬化后,形状和物理性质与建筑材料里面所使用的水泥有点类似,故此得名。
骨水泥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概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用于临床。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运输和储存,将骨水泥设计成白色粉末状和带无色刺激气味的液体,使用时只需将二者混合,室温下它就可以开始聚合反应。
一般开始呈沙粒状,逐渐过渡呈稀粥样,最后呈面团样。面团时期可对骨水泥进行任意揉捏、挤压,使它形成任意形状,聚合到完成硬化的过程大概需要十几分钟。
骨水泥主要作用是黏固、热破坏、固化,临床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和椎体成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