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种痘的作用(种痘术是什么意思)

更新:2022-11-23 09:30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84

种痘术是什么意思

种痘术最早在16世纪中叶由我国发明。在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我国的中医在世界上率先找

种痘术出现在哪个朝代

天花”又名痘疮,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道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有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3-26年)。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天花”病的记载。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这是世界最早关于“天花”流行的记载。对于“天花”书中尚载有具体治疗药物方法。

公元九世纪时欧洲天花流行甚为猖獗,在日耳曼军队入侵法国时,兵士感染天花,统率者竟下令采取杀死一切患者的残忍手段。以防止其传染,结果天花照样流行,在印度则采取“天花女神”的迷信办法,自然也无济于事。

我国则不同,不仅早就注意天花的治疗,而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据清代医学家朱纯嘏在《痘疹定论》中记载,宋真宗(公元998——1022年)或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医者能种痘,被人誉为神医,后来被聘到开封府,为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种痘获得成功。后来王素活了六十七岁,这个传说或有讹误,但也不能排除宋代有产生人痘接种萌芽的可能性,到了明代,随着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加深和治疗痘疹经验的丰富,便正式发明了人痘接种术。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这些记载说明,自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而且世代相传,师承相授。

清初医家张璐在《医通》中综述了痘浆、旱苗、痘衣等多种预防接种方法。其具体方法是:用棉花醮取痘疮浆液塞入接种儿童鼻孔中,或将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儿鼻内;或将患痘儿的内衣脱下,着于健康儿身上,使之感染。总之 ,通过如上方法使之产生抗体来预防天花。

由上可知,我国至迟在十六世纪下半叶已发明人痘接种术,到十七世纪已普遍推广。公元1682年时,康熙皇帝曾下令各地种痘。据康熙的《庭训格言》写道:“训曰: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

什么叫种痘

痘痘也叫痤疮,也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年,主要发生于面部和胸背部等皮脂腺比较多的部位,临床上表现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和脓肿。临床上根据皮菌的主要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点状痤疮,是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主要损害。第二,丘疹性痤疮。第三,脓疱性痤疮。第四,结节性痤疮。第五,萎缩性痤疮。第六,脓肿性痤疮。第七,聚合性痤疮。第八,恶病性痤疮。

种痘术是谁发明的

答:种痘术起源于中国。

因为在中国古代早已发明了种人痘术。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而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记载:“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还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

可见,自16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

人痘术是什么

中国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得到了伏尔泰等巨匠的高度评价,使无数人得以存活。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古代中国没有奶牛,没有发明出牛痘术。

康熙皇帝第一个组织集体科研、让种痘术趋于成熟,并大力推广的是清代的康熙皇帝玄烨。他本人曾受过天花病毒的切肤之痛。在年幼时,皇宫为了“避痘”,曾把他收养在宫外,让他未享受到承欢膝下的父母之爱。在两岁时,他感染天花而几近死亡,幸得乳母孙氏悉心照料才活了下来。8岁时,他又被天花夺走了父亲。

顺治皇帝在临终之际,与孝庄皇太后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顺治帝属意于更年长的福全,而孝庄皇太后属意于更聪慧的玄烨。于此难断之际,钦天监监正汤若望以患过天花后对天花具有终身免疫力为由,提议让玄烨继位。

人痘接种术的意义

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发明了种痘免疫法。

这种方法最早是由在四川省峨嵋山隐居的炼丹家发明的一种天花痘苗接种术。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为了防止其他人也传染上这种病,王旦从全国各地请来医生、巫医和术士,试图发现治疗方法。峨嵋山来的一位道士带来了天花痘苗接种术,并在整个京城推广。公元1741年中国人张谈在他的《种痘新书》还描述了藏苗法。公元17世纪,这种医疗方法传到了土耳其。1718年驻君士坦丁堡的英国大使马丽?沃特莱?蒙塔古让金接受了“轻型天花的预防接种”。到1700年,作为预防天花的措施,轻型天花接种开始广泛在欧洲采用,由中国传去的这种接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接种牛痘的免疫学。

种痘术最早出现在哪里

琴纳——天花征服者 天花曾经是一种极为可怕的传染病,每四名天花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死亡,其余三人还会留下丑陋的痘痕。天花病的历史似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漫长,公元前1000多年保存下来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有类似天花的痘痕。据说曾经强极一时的古罗马帝国,就是由于天花肆虐而国力日衰,最后走向灭亡的。这虽然言过其实,但也说明天花的危害之大。公元14世纪,天花在欧洲蔓延,死亡人数达1.5亿。天花就像一个可怕的妖魔,它不宽容任何人,上至皇帝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若干世纪以来,天花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人们谈“天花”色变。 天花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人一生只患一次,如果天花患者能侥幸活下来;那么以后他再也不用担心会患上天花了。能不能让人一辈子连一次天花也不患呢? 在古代,我国人民就从防病治病的实践中,认识到天花的这个特点,并提出了“以毒攻毒”的思想。公元10世纪的宋真宗时代,“以毒攻毒”思想得到了具体应用,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种痘术”。他们取天花病人的痘痂,用棉花蘸着塞入健康人的鼻孔,这个健康人就会感染天花的某些轻微症状,但从此永远也不会患上天花了,这个过程叫“种痘”。我国古代采用“种痘”预防天花的方法,是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创举,此法后来由我国传至亚洲其它国家,并经土耳其传至欧美。 “种痘术”的应用是中国人对免疫学的一大贡献,但遗憾的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种痘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因为痘痂来源于人,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直到18世纪,英国乡村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1749~1822)发明了“种牛痘”,才使这一古老的“种痘术”大放异彩,实际上“种牛痘”是在“种人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8世纪70年代,爱德华·琴纳对牛的一种疾病——牛痘发生了兴趣。所谓牛痘,就是一种温和的天花病,因为是在牛及其它牲畜体内发现的,故叫牛痘。 琴纳在他居住的乡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和农场牲畜打交道的人,大多不得天花,而那些挤牛奶的女工,从未患过天花,这件事既让琴纳吃惊又让他纳闷。 琴纳决心解开这个疑团。他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那些挤牛奶女工,并不是没感染过牛痘病,只不过症状很轻,手上长了一两个水疱,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罢了。琴纳想,她们不染天花会不会和她们曾经感染过牛痘——一种轻微的天花有关呢? 琴纳又观察了很多年,尤其是中国的种痘术传入欧洲后对他启发很大,琴纳最终认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认为挤奶女工曾经患过牛痘,这能使她们获得一种抵抗力,这种抵抗力能使这些挤奶工免遭天花的侵袭。他决心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思想。 1796年5月4日,琴纳从一个正患牛痘病的挤奶女工的身上取下一些水疱里的痘浆,接着把这些痘浆注射到一个名叫菲普士的8岁小男孩身上,这个男孩以前从未患过牛痘或天花。过了两天,男孩感到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就好了。 两个月之后,琴纳确信,小菲普士身上的抵抗力已建立起来,现在的任务是:用实验证明小菲普士对天花有抵抗力。琴纳从正患天花的病人的痘痂上取出一些脓液,注射到小菲普士的身上。 一星期过去了,小菲普士没染上天花。 一个月过去了,小菲普士仍旧安然无恙。 琴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是的,琴纳成功了,他第一次证明了在健康人身上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功啊! 两年之后,琴纳又找到了一个患牛痘的挤奶女工,他把上述实验重做了一遍,结果再次证明,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牛痘在医学上叫“Vaccinia”,这是拉丁语,意思是“牛”。琴纳这套给人接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的方法叫“种牛痘”。“种牛痘”经琴纳公布后,很快传遍全球,从此,“种牛痘”所到之处,天花便消声匿迹了。 琴纳的工作使人类从此免遭天花的灾难,并发现了对付传染病的新武器——免疫。所谓免疫,简单地说,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继琴纳之后,一系列免疫学的重大成就相继获得,免疫学的基础被奠定了。

下一篇:医生灌肠作用(医院灌肠作用) 上一篇:中医埋线的副作用吗(中医埋线的线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