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光合作用的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
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
轮藻植物由于所含色素及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与绿藻门的藻类相似,有的学者将它归入绿藻门的一个纲。
但由于其营养体的构造和生殖器官与繁殖方式都较为复杂,与绿藻区别较大,所以有些学者把它单独列为一门,即轮藻门。轮藻植物在进化分类系统中有特殊的地位,常被认为是由藻类植物演化为苔藓植物的中间过渡类型。
在植物细胞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上,轮藻植物至今仍作为重要的实验材料而被利用。除此之外,轮藻植物近数十年中也被利用作为肥料、灭蛟虫、医疗疾病、水质监测和地质勘探等方面。
轮藻植物多生于淡水,少数种类分布于咸水湖或海滨半咸水的浅水区。植物体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外形很像水生高等植物中的金鱼藻,中国俗称为水茴香或丝草。
还有哪些科学家研究过光合作用
①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②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③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中以更新空气;
④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光合作用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选:C
用实验证实光合作用的科学家是谁
验证光合作用的重要实验:柳树实验。
瑟讷比埃联想到海尔蒙特为了反驳亚里斯多德提出的植物的重量是来自直接吸收土壤作为养分的想法,而观察五年中除了浇水没有施加其他物质的柳树与其土壤重量先后的变化,发现五年后土壤的重量只有轻微减少而柳树重量大幅增加,提出植物会吸收水并将水转换成植物体的一部分,而使植物成长增加重量的结论。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具体步骤如下,海尔蒙特将干燥的土壤与小柳树先称重,中间过程只浇水,持续五年后将土干燥与柳树再次称重发现,柳树变重,但土壤只有非常些微的变轻,且土壤变轻的幅度远小于植物变重的幅度,所以不能解释植物重量增加的来源是土,而是水。
瑟讷比埃联想那二氧化碳所剩下的碳元素是不是也可能被植物转化后成为植物体内的一部分呢?将上述推理得到的结果,瑟讷比埃认为依照拉瓦节化学理论元素不可能凭空消失,加上海尔蒙特提出的植物将水转换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转换成氧气后碳元素可能与其他分子结合。
所以假设,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二氧化碳的碳与氧分离,而碳的部分会与植物体内的某种物质结合,成为植物体的一部分使植物成长,导致植物释放的气体只有氧而没有碳元素。
瑟讷比埃的发表引发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的关注,包含英格豪斯与瑟讷比埃的朋友索绪尔。瑟讷比埃将原本平行的两条线:(1)植物的营养来源。(2)植物会净化空气,整合成为一条,这不是两个反应而是同一件事情,而这个机制被后续科学家称为光合作用。
英格豪斯否认瑟讷比埃理论中在与植物本身的某种物质结合的部分,英格豪斯认为二氧化碳中的碳与氧,应该是都拿去延伸成其他植物的必要物质,但双方根本无从证实。
发现光合作用的科学家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几乎是地球所有能量的来源。我们本身无法直接利用这些能量,但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光合作用”成为了生物摄取这些能量的有效途径。如果将太阳比喻为一座巨大的能量宝藏,那么光合作用则是我们拿到这宝藏的藏宝图。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认识光合作用只有三百年左右时间,但是植物早在30亿年之前就进化出这一功能,科学家通过观察南罗得西亚石灰岩中原始藻类的构造得到这一结论。随后经过26亿年的水中生活和4亿年的陆地生活,现代生物进化出现在的光合系统。
两千多年前,人们受到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认为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然而,1648年比利时医生海尔蒙特通过种植柳树的实验,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将柳树和土壤称量后种植,五年后发现柳树增重75千克,但是土壤只减少了57克。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的生长物质来自他浇树用的水,但他忽视了植物生长需要空气跟阳光。不过,这是植物营养研究中第一次定量实验的伟大尝试。
1727年,英国植物学家斯蒂芬.黑尔斯才提出植物生长要以空气为营养的观点。而英国的著名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
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发现植物可以恢复因蜡烛燃烧而变 “坏”了的空气。他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把一直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也很快死了。接着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植物能够长时间的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同样植物和小白鼠在密闭的玻璃罩中也能够正常的活着。最后他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蜡烛燃烧和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他并没有发现光照的重要性。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和实验完成与1771年,因此把这一年定为发现光合作用的年份。
但是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重复他这一实验,直到1779年,荷兰的植物生理学家英根豪斯发现只有给植物提供足够的光照,植物才能将空气 “净化”。此外他还发现在暗处植物不仅不能使空气净化,反而会像动物一样把好空气变坏,这些实验为人类认识光合作用奠定了基础。
1782年瑞士的J.Senebier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指出植物净化空气的活性除了与光有关之外,还取决于固定的空气(即后来知道的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人们并不清楚植物在暗中释放的是什么气体。
直到1785年,人们弄清楚空气的组成成分后,人们才明确认识到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是氧气,而呼吸过程中释放的是二氧化碳,此时人类对光合作用才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无数科学家又继续对光合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绩。
1804年,瑞士人N. T. De Saussure通过定量实验证明:植物所产生的有机物和所放出的总量比消耗的CO2多,进而证实光合作用还有水参与反应。
1864年J. V. Sachs发现照光叶片遇碘会变蓝,证明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淀粉)。
19世纪末,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空气中的CO2和土壤中的H2O,能源是太阳辐射能,产物是糖和O2。
20世纪初,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有了突破性进展,里程碑式的工作主要是:Wilstatter等(1915)由于提纯叶绿素并阐明其化学结构获得诺贝尔奖。
1940年代~1950年代末,M. Calvin等用14C研究光合碳同化,阐明了CO2转化为有机物的生化途径。M. Calvin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相继确定了CAM途径(M. Thomas,1960)和C4途径(M. D. Hatch和C. B. Slack,1966)。
1965年,R. B. Woodward因全合成叶绿素分子等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
1980年代末期,Deisenhofer等测定了光合细菌反应中心结构,取得了解膜蛋白复合体细节及光合原初反应研究的突出进展,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奖。
1992年,Marcus因研究包括光合作用电子传递在内的生命体系的电子传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1990年代末,催化光合作用的光合磷酸化和呼吸作用的氧化磷酸化的酶的动态结构与反应机理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Walker和Boyer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光合作用系统有三种:C3、C4及CAM植物。
生物通过几十亿年的进化获得了这种神奇的能力,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中。每年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阳能约为人类所需能量的10倍。有机物中所存储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和全部异养生物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可供人类营养和活动的能量来源。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会有更多的重大发现,将人类利用能源的能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揭开光合作用秘密的科学家是谁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也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之一是氧气,没有进行定量分析。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得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有哪些
光合作用是被英国牧师、化学家J.Priestley首次发现的。
1771年,英国牧师、化学家J. Priestley进行密闭钟罩试验。他发现有植物存在的密闭钟罩内蜡烛不会熄灭,老鼠也不会窒息死亡。于是在1776年,他提出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但是他不能多次重复他的实验,即表明植物并不总是能够使空气“净化”。
荷兰医生J. Ingenhousz在Priestley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Priestley实验不能多次重复的原因是他忽略了光的作用,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一般以J.Priestley为光合作用的发现者,把1771年定为光合作用的发现年。
光合作用历程科学家及结论
突然光照停止,光反应阶段就会立即停止.但是暗反应还会继续进行一段时间,因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还会供暗反应利用一段时间.一段时间以后,等到ATP和NADPH利用完以后,暗反应也会停止.整个光合作用也就停止了.
光合作用的发现者是谁
是蓝藻
蓝藻(或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在地球生物圈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细胞代谢动态调节机制仍不清楚。
杨琛等研究了蓝藻对外界氮源扰动的代谢响应,发现细胞内鸟氨酸和精氨酸之间存在活跃的代谢循环。进而发现该循环包含一步新的生化反应,即精氨酸双水解酶催化精氨酸水解生成鸟氨酸和氨。研究表明在氮源充足条件下,鸟氨酸—氨循环促使氮同化及存储以最大速率进行,而在氮源匮乏时,该循环使得细胞中的氮储存迅速分解,从而满足细胞的生长需要。因此,鸟氨酸—氨循环具有氮存储和活化的功能,对于蓝藻适应环境氮源缺乏和变化极其重要。与动物体内的鸟氨酸—尿素循环相比,鸟氨酸—氨循环更为古老,它的存在提示不同物种为适应其生存环境可能进化出各种鸟氨酸循环。
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是
2000年,笔者第一次在番茄、甜椒上试验了“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简称“天达2116”),其增产效果达23%~27%,这是笔者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近40年以来的所有参试样品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一种。
“天达2116”初问世时,只是作为“抗旱增产剂”进行试验推广的。当天达药业集团把它投入生产、在农业生产上全面推广应用之后,其神奇、独特、甚至是一些想像不到的功能,一个又一个地被人们惊奇的发现了,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引起了广大农民和众多农业专家、科学家、学者和农业技术工作者们对它的广泛关注。
“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态剂,是山东天达生物制药集团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共同研制开发的划时代的、闪耀着高科技光芒的最新一代植物保健产品。它能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使农产品品质优化;它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公害,体现了绿色环保农业的新理念。它以低投入为农民朋友换来了高回报。它为今后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天达2116”是同类产品当中第一个被纳入“国家863计划”的高科技成果产品;是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点推荐和推广的产品;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绿卡行动计划首选抗逆、防病的植保产品;是2001年进京参加“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大展的唯一的农业项目;是同类产品当中最早走出国门,出口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植保产品。
细胞膜稳态剂,顾名思义就是细胞膜稳定剂。任何植物的水肥吸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种营养物质的进一步合成、转化、运输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来完成的。细胞膜是否健全、稳定、完整,不仅决定着细胞的健全与否,还决定着细胞生命力、免疫力的强弱、生理活性的高低,决定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生存,而且还左右着植物体的生命活力、适应性等生理功能的强弱。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形态学观察发现:细胞膜受损会导致三方面的结果:
①光合效率下降,有机营养物质积累减少,产量低。
②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及因环境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使作物产量、品质大幅度地下降。
③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低,易受霜冻、冷害、干热风、冰雹、酸雨、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天达2116”含有复合氨基低聚糖、抗病诱导物质、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水杨酸等23种成分,它是运用中医中药“君臣佐使,标本兼治,正气内存,邪不可侵”的组合原理,以复合氨基低聚糖与水杨酸为君,其他成分为臣,用高科技技术配制而成的高科技产品。是运用中医理论,使植物达到抗逆、健身、丰产目的的典范,是农业生产控害、减灾、增收技术的重大突破。
发现光合作用的学者叫什么
1804年,瑞士索苏尔研究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放出的氧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出的氧的总量,远远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由于实验中只使用了植物、空气和水,他断定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不仅需要二氧化碳,水也必然是光合作用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