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挑选护肤品以及看懂成分?
?说实在的,对于普通消费者,光看成分作用没有你想得那么大,反而可能被误导。
1.小于1%的浓度,不一定代表没用;
2.有益成分多,不一定代表效果好;
3.产品的经皮渗透技术,更加重要;
4.好的成分浓度高了,也未必是好事;
5.一些大家嫌弃的成分,未必是不好的成分,例如酒精促渗,皂基增加清洁力度;
6.致敏性高的防腐剂不一定高风险;
7.天然的植物抗菌,不一定就安全(直接就出过某天然植物剂出事的情况);
8.许多成分商业宣传性更猛,但不一定靠谱。
?但是,一些基本的成分知识,也能帮助自己少踩坑,例如:1.水杨酸要发挥效果,浓度最好在0.5%~2%,ph值在3~4;
2.美白产品,却添加了二氧化钛、云母等成分,说明靠这些东西对你产生临时美白假象效果;
3.某些产品VC、烟酰胺、视黄醇、果酸浓度高,说明刺激性会较大;
4.标榜防晒的隔离,实际上没有添加多少防晒剂,说明防晒能力忽略;
5.自己是敏感皮,可通过成分识别表面活性剂是否刺激;
6.添加有风险成分的可以避开,例如:二苯酮-3、甲基异噻唑啉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DMDM乙内酰脲等;
?对于普通消费者,要做到基本的识别,还是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去学习。最好的方式:找一份风险成分表清单,买的时候对照下,是否含有慎用风险成分;能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就能避开不少小坑。
其他的,就交给品牌可信度、口碑、使用感受与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