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山主要作用(对安禄山的评价)
对安禄山的评价
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臣,政局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发达,开创了开元盛世,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沉迷女色,好大喜功,宠信安禄山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暴发,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玄宗对安史之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仕。而且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安禄山为何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白居易的长恨歌诗句,才有渔阳反叛。诈称奉唐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那么安禄山叛乱的动机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安禄山自身实力的不断扩大;二是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纠葛;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那便是唐朝的政治制度。
安禄山地位
【皇兄弟、皇子皆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皇太子诸子并为郡王。亲王之子承恩泽者亦封郡王,诸子封郡公。其嗣王、郡王及特封王子孙承袭者,降授国公。……王之女封县主,视正二品。】——唐六典。
亲王是一种爵位制度,唐代主要分封给皇帝的兄弟和儿子,大臣、将领封爵没有给亲王爵的,最高也是郡王爵,比如安禄山是东平郡王。
唐代皇帝兄弟、儿子,除了太子以外,一般都封亲王。亲王王爵能传给下一代,被传的人称嗣王。
亲王的职场地位
亲王班爵正一品,是在整个精英级别中,除了皇帝、太子之外的天朝第三等级。
但亲王的班次在三公之下。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都是正一品,亲王也是正一品,不过上朝时,位在三公之后。
关于亲王与三品以上官员的关系,曾经有过一个讨论。贞观的时候,有一个叫王珪的人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了,还要给亲王行礼,这是不对的。唐太宗不爽了,说:“难道你们就这样高贵,我的儿子就这样低贱?”魏征说:从古到今,亲王的班次都在三公之下。如今三品官都是陛下您的肱骨和八座的前辈,要给亲王行礼,就是不合适。于是太宗也就下诏同意了,三品官不必给亲王行礼。
亲王的住所
亲王开府,开府以后就不住在宫里了。在李隆基以前住到宫外的某处,李隆基以后在十王宅专门建立了王爷们居住的宅子,所有不在宫里住的亲王都搬到这里住。
亲王的僚属
亲王开府,理论上是有自己的府邸和办公机构,有自己属僚和政客。亲王府机构主要有亲王府、亲王亲事府、亲王帐内府和亲王国。
亲王府是亲王官邸,是政务性的机关,负责亲王有关的政务。官员主要有:
傅:一人,从三品
咨议参军事:一人
友:一人
文学:从六品上,二人
东阁祭酒:从七品上,一人
西阁祭酒:从七品上,一人
长史:从四品上,一人
司马:从四品下,一人
掾:正六品上,一人
属:正六品上,一人
主簿:从六品上,一人。史:二人
记室参军事:从六品上,二人。史:二人
录事参军事:从六品上,一人。录事:从九品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功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食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户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兵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骑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法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士曹参军事:正七品上,一人。府一人,史:二人
参军事:正八品下,二人
行参军:从八品上,四人
典签:从八品下,二人
以上这些官僚和职务,有的是辅佐亲王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王爷,包括治理事物的能力、文学修养等等各方面;有的是礼仪指导;有的是保证亲王府政务正常运营的事务性职务。
在亲王府任职幕僚,也是一些人进入仕途、逐渐升职的一条途径。
亲事府和帐内府是负责亲王宿卫、扈从的军务机构。
亲王亲事府职务: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二人,从五品上;执仗亲事十六人,正八品上;亲事三百三十三人。
亲王帐内府: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副典军二人,从五品上;府一人,史一人。帐内六百六十七人。
亲王国,可以看作亲王封土时代的遗留,管理亲王采邑、食封和租税等事情。机构官吏设置:
国令:一人,从七品下
大农:二人,从八品下
尉:二人,正九品下
丞:一人,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
府:五人
史:十人
典卫:八人
舍人:四人
食官长:一人,丞:一人
厩牧长:二人,丞:二人
典府长:二人,丞:二人
亲王在朝廷或地方兼任一定的职务,如尚书,在地方一般被封为什么节度大使、都督,但大多是遥领、遥监,并不实际到任。定期比如岁末,地方会把自己遥领的名册呈递给他,算是他对自己任职机构的管理,但也只是看下名册,是个程序而已,没有实际的管理活动。
亲王食封
唐代亲王已经不领封土。分给亲王的食邑只是计量单位,并无没有土地。例如按照旧唐书职官志的记载,亲王正一品,食邑一万户。这个一万户就是个虚数,并不是真的有一万户的税收,只是对应亲王等级的规定而已。
真正给亲王带来好处的是食实封。唐前期,一般亲王食封800户,也有达到1000户的。高宗以后,武则天生的亲王都超过了这个数量规定。例如相王(睿宗李旦)食邑3000户,唐中宗恢复唐的国号后,他食邑到5000户,其他亲王也多在1000户以上。后来李隆基对食邑制度进行改革,规定亲王食封2000户,最多不能超过3000户,并把食封的租庸调改为先交到朝廷,再划拨到各亲王。子孙继承食封的,食封减少1/5。
亲王的婚姻
亲王同皇帝一样,实行一妻多妾制。
正妻是王妃,必从出身高贵、世家大族中选择外貌和才能高的女儿做。即使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官和功勋卓著的武将,也是地位较高或出身较好的文臣武将。
按照唐人结婚年龄,亲王一般在十七八或二十岁左右正式纳妃结婚。但在这之前亲王一般已经有若干媵妾,并且有孩子了。
册妃、迎娶有一套严格的礼仪程序,包括怎么册封,怎么提亲问名,怎么迎娶,穿什么衣服,怎么拜见皇帝、皇后,都有规定。具体可参见《开元礼》的规定。
除了有一个大老婆,亲王按规定,还可以有两个孺人,为正五品;十个媵,为正六品。其他宫女姬妾若干,都没有品级,但亲王一定要人当自己的小老婆,朝廷也不会有什么禁止。
亲王的子孙
亲王的儿子,按规定嫡子会被封为郡王,特别受到皇帝喜欢的也会封郡王。其他庶子封郡公,从五品上。亲王死后,他的爵位可以世袭,世袭者称为嗣王。
亲王的女儿,封县主,视同正二品,但跟正经的二品差点。
亲王的地位
亲王的活动主要是宫廷斗争。因为亲王也是皇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也会想着自己可能当皇帝,于是亲王与太子的关系比较紧张。
但进行夺嫡斗争的一般是长子和宠妃生的儿子,因为只有这两种亲王在太子位不保的时候,才最可能被立为新太子,其他的亲王就不要妄想。除非朝廷已经变成了宦官说了算,宦官到十王宅像挑白菜似的捉一个亲王当皇帝,才不管你是谁生的。
所以,唐代的大部分亲王也只能对皇帝晨昏定省,安分守己地在自己的小宅子里吟诗作画就行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安享天年。亲王要是野心太大,贸然站队,参与到不该参与的政治斗争中,下场就会比较惨。
如何评价安禄山
长生殿
长生殿
6.7 720人评价
4分08秒 / 动画 / 短片 / 戏曲 / 叶
长生殿的剧情简介
大唐盛世,物华天宝。一代帝王唐明皇与杨家女子玉环邂逅。只见那位佳人肌肤嫩滑,柔若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又如何,天子痴心专宠一人。然一国之君,兀自耽于温柔之乡,撇将这天下与谁人?于是,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的兵马踏碎大唐的美梦,烽火中原,万姓离乱,龙车播越,便来在这马嵬坡前。于此一别,便成永生。你可四那佳人?然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或在仙山,或在蓬莱。只需记得,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历史对安禄山的评价
“滑腻初凝塞上酥”。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及宋·阮阅《诗话总龟·书事门》记载,唐明皇、杨贵妃设宴款待安禄山,喝到酣畅淋漓的时候,杨贵妃衣服滑落,露出雪白的乳部,唐明皇说出“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接到“滑腻初凝塞上酥”。这两句诗正好和白居易《长恨歌》相照应: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清代褚人获写隋唐演义的时候,又把这个故事写到了小说之中,赞扬杨贵妃的美。
安禄山的品质
沈珍珠,温婉端庄,清婉隽秀的名门之女,广平王李俶之妃。她内心善良、心存社稷、与人为善。虽然是一柔弱女子,却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地。
李俶,大唐天子,广平王,他是沈珍珠的夫君,在沈珍珠嫁入王府后,被她知书达礼的才识和德才兼备的品质深深吸引,以至于即便在安史之乱与她分离之时仍是对她念念不忘。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更是不顾宫廷规矩无论如何都要接回沈珍珠。
独孤靖瑶,云南王之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跟随李俶征战,对其倾心,也因此而介入了沈珍珠和李俶的感情之间。她虽然嫁给了广平王,成为妾室,却从未得到他的心。
慕容林致,珍珠好友,建宁王妃,也是一名神医。蕙质兰心,生性温婉、善良、端庄。历史让她受尽伤害和侮辱,她没有圣母般地原谅,也没有复仇,也没有假作放下,她选择转身。
默延啜,回纥可汗,广平王李俶的好兄弟。他深知珍珠和李俶的感情,深埋自己对珍珠的一片深情,一直在背后默默帮助并支持着李俶和珍珠,至死未改初心。
李倓,建宁王。英毅有才略且善骑射,终身只爱慕容林致,在安史之乱中毅然担起了责任。他英俊、多情、单纯,可怜生在皇家,适逢乱世,作为皇子的一上战场就受到了致命的挫折。
安庆绪,安禄山之子,喜欢沈珍珠。外表看似内向,实则心机深沉,且骑马射箭很是精通。自幼缺爱,性情孤僻、偏执,珍珠是他生命里最初也是最终的暧色,他是最不忍不舍伤害珍珠的人,也是最能放下自己的立场来护佑珍珠的男人。
李婼,李俶之妹。敢爱敢恨,烂漫清纯,爽朗大方。与李倓相交甚好。深爱安庆绪无法自拔。后为保珍珠免遭奸人构陷,亦不为兄长李俶陷入两难而忍痛和亲回纥,成为回纥可汗默延啜的妻子。
安禄山是好的吗
安禄山就是因为李林甫的个人企图而被提拔起来的胡人节度使中的一个,而且是特别被唐玄宗、李林甫看中的一个。安禄山年轻时投奔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部下当兵。为了向上爬,他使出无赖加亡命徒的功夫,常常骑着马,伙同几个同伴,跑到北边的契丹、奚等少数民族部落里,施用各种欺诈、哄骗手段,捉一些百姓来报功请赏,果然得到张守珪的赏识,被封为“捉生将”。
安禄山得到了提拔,就有些飘飘然起来,竟然在一次战斗中,不遵守将令而自行其是,结果吃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押送到京城,交给朝廷处分。那时,正是正直有为的张九龄当宰相,张九龄秉公执法,判处安禄山死刑。可是唐玄宗却说安禄山能干,是个人才,要下令释放他。
张九龄向唐玄宗劝谏道:“安禄山不听将令,损兵折将,军法难容。而且以我的观察,安禄山绝不是个好东西,留下来会给皇上带来后患的。”
唐玄宗那时已不大听得进张九龄的话了,执意赦免了安禄山。在这之后,张九龄遭李林甫陷害,被罢了相职。安禄山却靠着钻营拍马的功夫步步高升,竟当上了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
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之后,安禄山仍不满足。他继续发挥自己那溜须拍马、逢迎谄媚的特长,只要朝廷有人到他的辖地来办事,无论职位高低,他都送上丰厚的贿赂。这些人得了好处,回去之后都在唐玄宗面前宣扬他的好。
李林甫出于自己的打算,也跟着别人称赞安禄山。唐玄宗更信任安禄山了,就在安禄山当平卢节度使之后不到三年,又让他兼任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和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这三个镇节度使管辖着现在的北京、河北、山西和辽宁、山东、河南部分地区,统率着重兵18万多人。当时唐朝的边镇军队一共才不到50万人,而安禄山一人就掌握了1/3还要多。
安禄山做了三镇节度使,权力很大。他利用自己的职权,派人到处搜罗珍禽异兽、珍珠宝贝,然后源源不断地送进宫廷里去,献给唐玄宗和杨贵妃。他对唐玄宗的喜怒摸得很准,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用卑鄙的手段,诱使平卢附近的奚人和契丹人等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来参加宴会,然后用药酒把他们灌醉,有时是绑起来作为俘虏押送到京城,有时则干脆割下头颅去报功。
这样,安禄山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简直成了一个大英雄,他常常被唐玄宗召到宫中去,受到非比寻常的接见。安禄山则抓住每一次朝拜的机会,使出他的浑身解数,来讨唐玄宗的喜欢。
安禄山个子很矮,长得又十分肥胖,一个大肚子挺得又高又圆,给人一种憨厚可笑的感觉。唐玄宗一见他那副样子,就忍不住要笑起来。
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同安禄山开起玩笑来:“你这里面装的什么东西,竟有这般庞大?”安禄山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这里面装的只是一颗心,一颗对陛下赤诚不渝的心。”
安禄山经常进宫,与杨贵妃也熟了,竟恬不知耻地拜杨贵妃为干娘。其实杨贵妃的年纪比安禄山要小很多,可安禄山知道这个妃子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分量,所以一见面,总亲亲热热地叫声“干娘”,别人听了都觉得肉麻,可他却一副认认真真的样子,非常虔诚。如果在觐见唐玄宗时杨贵妃亦在场,那安禄山总是先喊“干娘”,然后拜下去,过后才喊“陛下”,再拜下去。唐玄宗有些不快活,问他为什么不先拜皇上,安禄山回答说:“我们胡人的风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的。”
唐玄宗越来越觉得安禄山憨厚可爱了,而安禄山的心思也没有白费。到了天宝九年(750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有唐以来封给胡人的最高爵位。唐玄宗又下令为安禄山在京城里建造了一座极其豪华的府邸,一切陈设用具,都是用名贵材料做成,就连厨房里的炊具都用金银装饰,或者全用金银制作。
唐玄宗如此重用、信任安禄山,甚至任由他在内宫里随便进出,与他亲热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而安禄山则在出入宫廷和各种交往中,对唐玄宗的荒淫昏聩,对唐王朝政治上的腐败以及军事上的虚弱,了解得清清楚楚。他那向上爬的野心,逐步演变成起兵灭唐的阴险计划。
对安禄山的评价20字
总体来说早期的玄宗还是非常有勇有谋的,包括联合太平公主除掉韦皇后,帮助父亲登基为帝,然后消灭太平公主一党。
并任用贤臣,采纳谏言,改革吏治,宵衣旰食,开创开元盛世,使人民生活富足,使大唐强盛于世界,唐都长安成为世界的中心,大唐之名,威震四海,八方皆服。
是人总会犯错误,玄宗晚年也犯了一些错误,过于奢靡享乐,放任番镇做大,导致安禄山谋反,险些亡国。
但总体来说,我认为玄宗还是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帝王。
形容安禄山
白眼狼的四字成语有背信弃义、 忘恩负义、得鱼忘筌、以怨报德、反面无情等。
1、背信弃义
【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自】:北朝·李大师《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译文】:背弃恩惠触怒邻国,背信弃义。
2、 忘恩负义
【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自】:北齐·魏收《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译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他们的心被镜。
3、得鱼忘筌
【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译文】:你是用来捕鱼,得到鱼而忘记筌。
4、以怨报德
【解释】: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出自】: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译文】: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是不仁的人。
5、反面无情
【解释】:形容翻脸不认人。
【出自】:清·洪升《长生殿》第三十四出:“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
【译文】:唉,安禄山,安禄山,你接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还将发兵反叛,不要怪俺李猪儿今天翻脸无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