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预防与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在教育体系“以生为本”、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形势下,教师的岗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给予重任,焦点却始终关注在学生身上,教师的心理健康往往受到忽视。我国各类教师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情绪波动大。经常处于心境不佳、情绪低落的状态,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减弱,容易发脾气,甚至迁怒,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并由此带来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长期处于抑郁、紧张、焦虑的状态。
人际关系紧张。容易跟领导、同事发生冲突、纠纷,跟学生产生对立,由此而常常经受孤独、郁闷、焦虑、无助、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困扰。
心理失衡。遇到困难、挫折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诱发抑郁、愤懑、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或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东西、难以做决定等心理机能的失调。
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包括:社会和家长对教师要求高,教师教育学生形同如履薄冰;教师业绩评价机制单一,分数、升学率把老师们压得踹不过气;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地位的微妙变化影响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缺乏必要的调剂和“充电”;跟领导、同事、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相处过程中角色转换方面适应不良等等。
教师在预防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勇于面对问题。出现不良情绪时要警觉:自己遇到了新问题,然后集中注意力去寻找和解决情绪背后隐藏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避免自己沉溺在不良情绪之中难以自拔;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自己突破心理“舒适圈”,就像俗话说的:“生气是因为你没有办法。”
多了解多理解。人际关系紧张多是因为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经历上去看待他人的言行,这会导致“断章取义”。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和经历上去看去感受,才能理解他的表达。这就需要多接触对方,了解他的经历、体会他的立场和角度。有了理解才有接纳,才可能融合相处。
善于学习。教师的工作繁忙,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参加培训班学习“充电”,但是可以利用细碎时间就近学习。比如午饭时间跟同事聊聊工作生活,上下班通勤路上看看听听新闻等等。真正的高人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谦虚向同事学习可以获得解决自己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还可以促进相互关系。开放自己的信息渠道,避免信息闭塞导致眼界心胸狭窄,影响看人待事。
积极自我肯定。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种失望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给老师,引发教师的挫败感、无价值感。教师平时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肯定,比如:我在规定时间批改完50本作业,真棒!坚持每天肯定自己点点滴滴的小成就,时间长了可以汇聚成大自信。
规律生活。每天7-8小时睡眠;三餐定时定量;每天运动半小时;定期跟亲友面对面沟通交流。正常的生活带来正常的心态。
学会放松调剂。觉察到自己心情不好,可以采用858深呼吸法放松,也可以听听轻音乐,或者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平时注意安排户外活动,游山玩水、看电影、参观展览等等,生活需要张弛有度,一味紧绷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迟早要出问题。
专业帮助。如果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不佳,自我调节不奏效或者实施困难,就需要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你一道,探索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并处理掉,症状自然消失。